昨天,西湖博物馆开了一个新展览:“我心相印湖山间——西湖文物及摩崖碑碣展”。
展览共70多件(套)展品,都是西湖博物馆馆藏文物、西湖周边碑碣实物及拓片、摩崖造像临摹精品等,大家的共同点是,都和西湖有关。
比如,一件“清刻灰西湖全景图十二扇漆器屏风”。
屏风很大,高2.8米,宽有5米多,一共十二扇,互相衔接,连成一幅完整的西湖全景图。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处长陈军,说相当于一幅清代人的“手绘西湖游玩地图”。
300多年前,清代人呼朋唤友去逛西湖,骑着高头大马走苏堤,湖面上小船儿荡荡,逛累了人抬小轿子坐坐,生活气很浓。
西湖边该有的景致,屏风上也都有。横穿整个全景图的,是苏堤,苏堤六桥很写实地画了出来,自北往南分别写了“第一桥”、“第二桥”……桥上,骑着马的、坐着轿的,人来人往。
雷锋夕照、三潭映(印)月、断桥残雪……有名的景点也都在了,断桥边上,有个小小的“巡警楼”,西湖博物馆副馆长张慧琴说,“那时候,西湖边一看就很热闹,游客来往多,所以断桥边上有巡警办公室。”
离断桥不远处,现在已经看不到的昭庆寺、大佛寺、龙王庙、广化寺,也都清清楚楚画了下来。八卦田也有,很“萌萌”地画了八朵“花瓣”,看上去就像西湖边的一朵花。
这幅“手绘西湖游玩地图”看下来,你大致可以了解,300年前的杭州人是怎样逛西湖的。为什么说300年前?屏风上,是留下了文字证据的。
根据文字记录,这个屏风是清代时,南澳镇标中军左营左都督王朝俊,携南澳镇28名武官,为当时督制全闽水军的周老先生所制作的祝寿屏风,还请了当地秀才陈天达,写了贺寿词。
南澳镇在福建,推测应该是这位周将军很向往西湖,所以这些武官投其所好,把西湖全景图做在屏风上,当成生日礼物。
我想,这个生日礼物应该是送得既霸气又讨喜的。你想啊,那个时候的屏风,一般来说是专门放在正室的主座后头的,相当于一个大客厅,主人的位子摆在中间,后头就是这个大屏风,既彰显出室内布置的富丽精雅,又衬托出主人地位的威仪与尊贵。
从工艺上来说,这个屏风也是蛮讲究的,用的是刻灰技法,又名“款彩”或“雕填”,是漆器工艺技法的一种,明代已有之。明代著名漆工黄成所著的《髹饰录》中说它“有漆色者,有油色者”,这就是说这种彩款,即可用漆调色制作,也可用桐油调色制作。
我们从这个屏风可看出,它的具体做法是先以木雕成型,用漆灰在表面涂到一定厚度,再满铺一层漆,之后绘图,并雕出阴纹图像,继而用类似赋彩的方法,在凹入的纹理中填饰彩漆,使建筑、山水、花木、人物逐一清晰的呈现出来,其物象清晰明快,赋色艳丽华贵。
明清时期,此种工艺也应用于盘、盒之类器物,但其艺术效果终不及屏风。正在展出的这个屏风,历经三百多年品相完好,实属难能可贵。
展览的70多件(套)展品,值得看的还有蛮多,再介绍几个——
明蓝瑛山水高奇徵行书茅玉媛花卉扇页
为蓝瑛、高奇徵和茅玉媛三人合作作品,右边为蓝瑛绘山水,中间是高奇徵行书秋日泛舟湖上诗一首,左边为茅玉媛画花卉。
三人中名气最大者为蓝瑛,蓝瑛在洒金扇面上作画,能够将笔墨运用自如,他采取传统的高远、中远、平远并用的构图法,山峦耸立,远峰直入云天,中景为山石坡角,丛树平林,山川云霭间隐现楼台殿阁;近景为坡陀沙渚,起伏变化无穷。在笔法上,所绘山石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极少渲染,丛树平林多用横点,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似平而实奇,自出新意,变化无穷,让人感受到秀润淡雅、萧散清逸的大自然意态。
蓝瑛的作品多是在临仿古人笔黑、构图与气韵的基础上对江南实景进行写生,他的创作深受江南山水实景的影响。从这幅扇画可以看出,蓝瑛在运笔上由中锋转向侧锋,笔法日益敏捷娴熟,线条、皴法趋向短、碎,山体的结构也出现了一种繁复堆叠、空间感减弱的倾向,然而其绘画中那种苍劲雄浑的风格渐渐显露出来。他善于营造一种苍茫雄奇、高古豪迈的意境,无论是中堂大卷还是扇面斗方,都能以独特的笔墨语汇传达出这种意境,体现出蓝瑛对画面和笔墨极强的控制能力。
对于蓝瑛在画史上的地位,有称他为浙派的殿军,另两位是戴进和吴伟。蓝瑛是职业画家,在文人画时代,他开创了职业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与文化画家笔墨情趣相结合的独特画风。他的作品在当时深受普通大众喜爱,当时的文学家孔尚任曾经把蓝瑛安排进《桃花扇》里,但是他士大夫阶层接触不多,不深。蓝瑛求写实、求质感的创作思路,正好与文人画南辕北辙,也正好堕入董其昌等人批评过的“纵横习气”之中,蓝瑛尽力使自己像一个文人画家,是为了使自己的画被更广泛的市场(尤其是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可惜,除了得到董其昌、陈继儒的一些客套性称赞,蓝瑛基本上没有能够进入这个圈子。所以导致绘画史上对他的记载很少。
清甲戌年孙桐西湖图绢本轴
“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山、北山相对,峰巅各有古塔遥相对峙,而成插云之势。清《西湖志》说:“南、北高峰相去十余里,中间层峦叠嶂,蜿蜒盘结,列峙争雄,而两峰独以高名,为会城之巨镇。山势既峻,能兴云雨,故其上多奇云。峰塔高出云表,时露双尖,望之如‘插’,宋人称‘二峰插云’,为十景之一。春秋佳日,凭栏四望,俨如天门双阙,拔地撑霄,祥云缭绕,随风卷舒。”。
元大普宁寺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
为黄麻纸印本,经折装,磁青纸封面,泥金题签,题作卷笫四百三十四。本卷千字文编号“水”,每版折为五页,每折页六行十七字,折页版心处有刻工“王淼、汪吉、何之、应廷坚、懋德、系、沅、凌”,卷末有音释。查《二十二种大藏经通检》及《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考版式行款,知其为元普宁藏本。且据《汉文佛教大藏经研究》P.335-337记载,王淼、汪吉、何之、应廷坚四人皆为《普宁藏》刻工。《普宁藏》始刻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元二十七年完成。全一千四百三十部。大德十年又收入弘法寺本藏经内(即《赵城藏》版入燕京后的元代补雕本)南方版本藏经所缺的秘经约九十七部。该藏基本上是依据《圆觉藏》复刻的,版式略小,但刻工精巧细致,装帧古朴典雅。
《普宁藏》全称《杭州路余杭县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因刊板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而得名。开雕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讫至元二十七年(1290)工竣,为元代佛藏第一刻。至元末版毁,据明初本徐一夔《始丰稿》记载:“镂版于杭之南山大普宁寺。未及广布而数遭小劫,版与寺具毁。”故所存之本皆元刊元印本。考普宁藏刊刻历时十四年,前后经历四位主持,依次为道安、如一、如志、如贤。
民国西湖风景瓷板画
瓷板胎质细密,板面描绘西湖风光,绘画山水风光生动细腻,布局协调。器型端庄雅致、风景刻画生动,瓷、书、画、印艺术于一体,集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于一身。瓷板画是一种直接在瓷板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烘烧后,画面永不褪色。
清末源于景德镇,是在中国的传统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照相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特制的瓷用颜料,以乳香油和云香油调色。初期只能描绘黑白瓷板画,后发展能画彩色瓷像,也能移植国画、油画、粉画和水彩画等美术作品。
十九世纪初随着大清的消亡,皇家御窑厂迅速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民间陶艺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由御窑厂停烧以后部分流落民间的瓷板画高手组成。这里的“八友”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他们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名噪一时,影响深远。
邓碧珊(1874年一1930年),男,字“辟寰”,号“铁肩子”,“珠山八友”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堂号晴窗读书楼,江西省余干县人。清末秀才。科举废除后,在余干县从事教学,后来到景德镇瓷业学堂任教习。早年靠绘画瓷板肖像为生,陶瓷肖像结画是他发明的,后专功鱼藻兼画花鸟。
张洛山,民国时期绘瓷名家,生卒年不详,善绘鱼藻,画风与邓碧珊接近。但是邓氏画鱼藻,多以留白来象征水面;张氏画鱼藻,不仅画水面涟漪,而且还画水中的日影。今有说张洛山为邓碧珊之徒,未成定论,尚需考证。
清康熙五彩雷峰夕照盘
清康熙五彩瓷器继承改进了明朝五彩瓷的特点,发明釉上蓝彩以取代明代所用的釉下青花,并将黑彩也用在釉上装饰,成为一种纯粹用釉上彩料绘制的彩瓷,增强了色彩的表现力,人物和叙事性的故事图案也大量出现,成为此时的一大装饰特点,为精丽秀美,绚丽异常的一代名品。《饮流斋说瓷》记载:“清代彩瓷变化繁迹,几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绘画工致精丽。尤在人物、山水纹饰上造诣显着,初显西洋阴阳向背画法。
本品造型大气,敞口,口沿外撇,腹壁微弧,大圈足。釉色洁白莹润,外壁光素,只于内壁以五彩作画,盘心绘西湖南屏晚钟青绿山水人物图,层峦叠嶂,古木参天,塔寺隐现,老僧夕归。盘内题句:“瞳瞳塔影斜晖半在林峦半翠微,迢逅南屏山下路老僧正傍夕阳归”,[雷峰夕照]为引首,右上角有椭圆章[我思古人],落款[莘野樵叟],并有方章[木石居]、椭圆章[印],外底心双圈内青花书「禄]。“木石居”为清景德镇瓷器堂名款,以康熙年间的五彩器为多见。器物形象生动,画工精致,釉彩明艳,为康熙五彩难得的民窑精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五彩高士图盘,与本品造型、尺寸几无二致,纹饰对映成趣,可资比较。
梅石碑拓片
西湖边不远处圣观路有个梅石园,相传这里在南宋时是德寿宫的后花园。宋高宗(赵构)禅位之后,从皇宫移居到德寿宫颐养天年。他偏爱湖山泉石、亭台楼榭,其中有块玲珑的芙蓉石是宫中有名的一景。当年,石头旁还种植了一株古老的苔梅,梅石相映成趣。到了明代,德寿宫早已经荡然无存,而这块芙蓉石却还兀自站立着,引来不少才子为它赋诗作画。其中,明代钱塘派画家蓝瑛画得最为传神,后刻上石碑,立于石头旁,再配上清初孙杕画的苔梅,成了名副其实的“梅石双清”碑。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弘历第一次南巡,发现了扑地断残的梅石碑和仍然矗立于杂草丛中的奇石,抚摸良久不愿离去,乾隆以为梅石碑上的梅花和怪石是蓝瑛所画,题诗一首,以寄感慨,随后派人运到北京。乾隆十七年,怪石运到,被安放在了圆明园的长春园的茜院内,被赐名“青莲朵”,由乾隆亲笔题于石上,成为茜院八景之一。
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发现梅石碑上的梅花不是蓝瑛所画,于是又题诗一首,并作文以纠正先前的错误,同时叫人重新复制了一块梅石碑,并把他所作的诗文镌刻于所复制的碑上,从北京送回到杭州,以存旧迹。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又命人重新摹刻梅石碑一块,放在圆明园茜院门左的碑亭中,与“青莲朵”相依而立。
杭州的梅石碑1966年损毁;圆明园梅石碑在历次的劫难中未遭毁坏,上世纪20年代被运到北京大学未名湖畔重新立起来。本张拓片即为老杭州丁云川在上世纪90年代请人拓下北京梅石碑,后捐赠给西湖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9年9月1日至10月18日
展览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南山路89号)地上一层展厅
服务台咨询电话:0571-87882279
公交线路:公交12路、42路、K4路、K102路、K31路,钱王祠下车即可
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毛颖莹
杭州西湖博物馆供图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