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非常火的话题“90后是不是消失在朋友圈”,此讨论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引来了众多90网友的讨论。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朋友仅展示最近一个月的朋友圈”、“朋友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隐藏过去的朋友圈,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淡出朋友圈。
到底怎么回事呢?跟着皓添君一起来看看吧:
是什么让90后消失在朋友圈?
导致少发甚至不发朋友圈的因素,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① 过度的表演成分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会倾向于呈现出自己的最佳形象。基于熟人关系建立起来,可进行多种形式展示的微信朋友圈,无疑成为自我展示的绝佳场所。
但如今过多的表演成分使得朋友圈中的形象逐渐失真,表演疲惫的用户也在逐渐失去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形象维护的耐心与动力。
② 评论刷屏的担忧
朋友圈中的互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进行自我呈现与形象展示的重要渠道,主要以点赞与评论或两者结合的形式为主。
与点赞相比,评论包含着更强的情感,且其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形式也更受人欢迎。好友间对已有内容的多次评论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局面,但出于对评论刷屏的担忧也使部分用户从朋友圈中“隐退”。
③ 基于隐私的保护
在朋友圈发酵的“晒文化”景观下,基于实名身份的互动往往会使我们的隐私信息过分暴露,让人产生隐私焦虑。
既渴望分享又担忧暴露的隐私悖论相互困扰着用户,出于对隐私的保护,图片打码、文本信息模棱两可等现象愈发常见,却也引起了副作用:增加了经营朋友圈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导致解码者对于文本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解读,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消失后的90后都去了哪里?
来看个有趣的数据。这是微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增长近乎倒退之后的数据:
这是朋友圈和微博使用情况的比对数据:
其实大部分人应该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微博的流量越来越大,上面的数据对比也很明显。
不知从何时起,真心实意的夸奖与认同在这个社会,仿佛是最难得到的奖赏,以至于大多数时候发圈都有这样的“心路历程”:
发一条朋友圈前,需要反复确认分组,有没有遗漏的不能开放的微信好友;内容需要精挑细选,会不会过于暴露引起不必要的议论;配文需要反复斟酌,是不是显得过于矫情产生误会;图片需要反复修,能不能让朋友们一眼就看出重点。
如此来来回回的,干脆就不发了!
但微博显然没有这种烦恼,虽然也要精选照片,也要纠结配文,但可以洋洋洒洒的发出,不用手抖。甚至大部分时间想到什么就写出来什么了。
最后导致微信好友的构成是:经常联系的好朋友,有时会联系的普通朋友,父母,亲戚,同事,客户,老板,各类不知道是谁但在朋友圈卖东西的人,以及压根不知道是谁但是有微信的人。
微博好友的构成是:要好的朋友,陌生人。
渐渐地,微信成了一个及时社交的工具,而微博则更适合自由的个人表达空间。
或者说,微信是迫不得已的展示,而微博是迫不及待的展示。
———
其实呢,在这段“心路历程”的背后,本质上还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太在乎外界的声音。
要知道,一个人的强大,是从做自己开始的。说了这么多,皓添君就是希望大家过好自己的生活,随心、随性就好!
一起共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