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对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容身之所,更是家的象征。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的住房条件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住宅的变迁史,也是几代人的生活写照。一组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发展变化,从每个时代的家具、摆设、装饰画,甚至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碟子都可以看出它自带的背景故事。
"
●
50年代
●
砖铺地面,床加上卷铺盖就是一个家
50年代刚属建国初期,城市居民的住房小而简陋,农村多为土坯房、茅草房。对家具更没什么概念,老百姓的家就是两张单人床板拼一起,再卷着铺盖卷儿就是一个家。50年代末,家里才修补添置些五斗橱,八仙桌,条凳之类的。
Δ 很老式的楼房,许多人住在一起
Δ 50年代木漆箱子装全家人的衣服
●
60年代
●
大白墙,水泥地,36条腿,构成了家的模样
“大白刷墙,水泥地面,木制门窗,油漆饰新。一床一桌,两椅两箱,挂历月历,照片奖状,领袖画像” 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当时生活还比较艰苦,计划经济下,物资是十分匮乏的,家具都是木匠手工做的,样式简单,却非常耐用。
Δ上世纪60年代老百姓的家庭场景
60年代结婚还有个36条腿的说法。这就是“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少了一条腿结婚就比较麻烦了。
●
70年代
●
小小的家里,满满的奖状墙是一种自豪
70年代,人们对36条腿进行了升级,72条腿的诞生让家具翻了一番:“双人床、大衣柜、茶几、沙发要匹配;五斗橱、写字台华贵又气派;高低柜、床头柜家具越多越富贵。”幽默俏皮的顺口溜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更好家居生活的向往。
Δ 70年代,一个“72条腿”的家
Δ 70年代的桌面布置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
70年代也是人口飞速增长的年代,城市里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物资缺乏,筒子楼应运而生。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那时生活的的真实写照,“上班面对面,下班门对门,挤公共厕所,去公共澡堂”成为那一代人永恒的记忆。
Δ70年代三明市的筒子楼
Δ筒子楼里的日常生活
●
80年代
●
冰箱、黑白电视、收音机,家有了格调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开始享有集体福利分房,很多人住进了单元房,人们的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大台阶。
Δ 80年代的福州台江横街,老百姓住的多是“握手楼”、“接吻楼”
Δ1983年,《福建画报》上关于福州房产交易会的现场报道,商品化、私有化的住房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报道中记录了一对住在洋下新村的中年夫妇当场交清房款八千元,并说;“八千元不算贵,房子买下来就是自己的了。”
Δ1983年,《福建画报》上关于三明住房建设的报道
80年代初,单元房的设施相对完备,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厨房、卫生间。福利分房一般做过基本装修,很多人都是直接入住,但也有人会把自己的家稍稍装饰一下,比较流行的就是――墙面涂上草绿色或浅蓝色的墙裙。
Δ1989年,《福建画报》刊登了现代居室与时装相结合的专题
80年代后期,装修的概念也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开始萌芽,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日子一天一个样。真正引领并催熟家装市场的源于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风格盛行奢华风,装饰面板等豪华设计元素。装修,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
90年代
●
亮晶晶的吊灯,让梦想开始打造家的模样
90年代,建筑技术发展迅速,高楼大厦开始拔地而起,一栋栋小高层建筑遍地开花,建筑风格也丰富多变,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
Δ《福建画报》1992年第八期《擎起广厦千万间》
Δ1994年,《福建画报》刊登的首届省房地产交易会现场
Δ《福建画报》1999年第二期《构筑中国名宅 营造百姓乐园》
1998年国家大力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福利性住房退出历史的舞台,房子逐渐变成了个人私有财产。商品房的出现,成功改善了居住条件,人们的居住空间得到细分,卧室开始更强调私密性。
Δ90年代, 黑白电视配上沙发就是家中的娱乐中心了
Δ 90年代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剧照中的客厅
●
21世纪初
●
从住得舒心到住得开心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住房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居住的选择也更多了,高层住宅、花园洋房、独栋别墅...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Δ 厦门航拍图,各式类型的住房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体验
Δ 福州五四路上不断刷新高度和密度的大厦群,“住得高,看得远”成了城市居民的安家潮流之一
Δ《福建画报》2007年第2期关于洋畲村新农村建设的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还讲究住得舒服、住得开心。大家将在电视、酒店、宾馆中看到的装饰样板融入到自己家中,开始打造自己理想的家的样子。
●
今时今日
●
WIFI,空调,家是最舒适的地方
如今,生活越来越富裕,住房越来越宽敞,人们对房屋的舒适度、美观度、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室内装修等有了更高的追求和体验,不仅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更要“白天黑夜空调WiFi”。
Δ永泰嵩口“松口气客栈”内适合“葛优瘫“的卧室
城市内高涨的房价并没有压缩人们的居住条件。2019年,我国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40.8平方。越来越追求“个人独立空间”的都市人也更加注重家装设计中的生活体验感。相对于大客厅和豪华吊顶,敞亮的厨卫和舒适的卧室更被人们所看重。
Δ颇具设计感且高利用率的LOFT颇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
Δ随着“二胎时代”的来临,一家四口成了这个时代的潮流(朱晨辉 摄)
都市住房的局促和喧嚣也让不少人开始提出“逃离北上广”的宣言。“宜居”、“慢生活”成了城市的流行标签。厦门、泉州、福州、宁德都曾在“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榜上有名。人们将“家”的定义不再局限于长期居住的地方,风情各异的山野民宿也成了人们身心的暂居地。
Δ在福建省连江县北茭村,《梦想改造家》节目成功改造了这座矗立在悬崖边的船长之家
Δ 川妹子吴姐在武夷山开办民宿,找到了“向往的生活”
Δ 厦门“山海观”看似简约的房间配备了智能系统,让依赖科技的都市人在深山中也不会焦虑
从狭小到宽敞,从平房到高层,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房子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美,
70年沧桑巨变,尽显其中。
房子是“家”的载体,
无论住在哪里,
它都因“爱”而温馨。
住在哪里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谁住在一起。
END
文 / 福建画报
图 / 福建画报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 / 福建画报
以上来源于网络的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在看点这里
。70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