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工艺中最具原创性且影响深远的,应以漆器最可称述。南宋漆器的制作十分兴盛,一方面考古发现各墓葬中普遍都有漆器遗留,如大小匣盒主托子渣斗与盘碗杯盏等用器,且从素漆到描漆、戗金、螺钿、剔犀、雕漆、堆漆等多样漆艺并呈;一方面文献纪录所载各城市的商品、国家典礼仪物的髹饰与餐具、海外贸易的需求等,可知漆器的多样化,也是南宋的一项重要产业和对外贸易产品。
雕漆工艺在南宋呈现极高的成就,《格古要论》中对剔犀的形容是:“古剔犀器皿,以滑地紫犀为贵,底如仰瓦,光泽而坚薄,其色如胶色,俗谓之枣儿犀,亦有剔深峻者次之。福州旧做者,色黄滑地圆花儿者,谓之“福犀”,坚且薄亦难得,有云者是也。”看来端平二年墓出土的漆器,或即为福州产品,能见漆层厚堆的漆层之美。
雕漆是将漆汁逐层修涂到一定厚度后才在漆层间作浮雕图样的漆工艺,所需工序浩繁,完成的时间也长,但厚漆层的质感和温润却是其它材质难以取代的,因此成为明清宫廷工艺的一环。关于其工艺流程主要为:
1、制胎
剔犀漆器胎身常用木胎和脱胎两种形式。制作木胎器物要精选纹理细、不变型的优质木材,制作卯榫无缝式木胎;脱胎则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黏合剂,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等多道工序制成坚实、轻盈的胎体。
2、髹漆
每一件剔犀漆器都采用红、黑两种经典颜色髹涂,至少要由5个红色层和5个黑色层组成,每个色层要经过数十遍上漆来覆盖下方色层。要求每遍漆膜的厚度均匀、平顺,保持一致,这是对漆艺工匠技艺的考验。每上一遍漆都要在恒温恒湿的地下窨房中放置24 h以使漆层充分氧化。历时百余天、经过百余遍漆涂,方可达到精品剔犀漆器要求的厚度。
3、纹饰
纹饰是剔犀技艺的灵魂,也是其精髓所在。设计师要根据每件器物的形态,再结合剔犀传统设计思路和现代审美理念绘制纹饰。以回转线条为基础,如行云流水般灵动,给人以柔美飘逸的流畅之感;再用毛笔将图案绘制于漆胎之上,根据器形进行二次创作,着重细节处理,达到线条鲜活流畅、图案富有神韵的创作佳境。
4、剔刻
一个好的剔刻工匠,需要多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将剔犀技艺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感体现出来。以特有工具,“揿”出精细线条,“挠”出平滑刃口面,使黑红层层相间的精美漆纹展现在眼前。剔刻环节要求精益求精,所有纹路需一气呵成,不容半点失误。雕刻后,线条切面露出的漆层必须均匀紧致,刃口保持平滑细腻。
5、推光
最后一道工序要使用一种老旧的辅助材料——灰砖。把从老房子拆下的灰砖碾成细粉,工匠手沾砖粉,细细打磨着剔犀器物的每一个角落。细腻的砖粉、掌心的温度、适当的力度和数次的打磨,最终会在剔犀器物表面浸下莹润光泽,而这种光泽这种光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莹润。
目前所知,斯坦因所发现的唐代遗物中已有厚漆雕刻云纹图样的残件出现,但大约在北宋末期开始才有较多的作品出现。如江苏沙州墓漆碗、江阴南宋墓漆盒、虞公著墓漆盒、周瑀墓扇柄、武进南宋墓镜盒、闽清镜盒、大同金墓漆匣等,这些雕漆器都是以如意云纹或卷草纹为饰,若依明代漆工艺专书黄成所着《髹饰录》的定义,名之为「剔犀」,目的在表现雕刻用刀面的漆层美感:“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或雕驴等复,或三色更叠。其文皆疏刻剑镮主绦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换句话说,剔犀就是漆器工艺的一种。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字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由于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故得名“剔犀”。这种独特的效果剔犀虽属雕漆范围,与剔红相比较,色彩比较丰富,而题材上相对来说却比较古朴而且单一,它不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是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所以,北京、山西又称其为“云雕”,日本则称之为“屈轮”。
在漆层修涂堆积时,间杂异色漆层于其间,并蓄意用较斜的刻面将纹饰侧面漆层露出,随规矩的文样重复屈绕;因此漆面虽是红或黑的素色,而观者却有二色或多色漆层的视觉感受;每一漆层甚薄,因此这些线条又有非画工所能描画成的纤致。稳重端平二年墓一件漆奁盒、一件扁盒,都能看到数色漆层堆积的纹理;稳重黄涣墓团扇柄,也简拙的雕刻了剔犀卷草文样,足见此漆艺的流行风尚·清晰的剔犀图样还见于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正德六年欣赏编本)名为「漆雕秘阁」的一件茶碗托子,明显为如意云纹的剔犀作品,说明是茶道正式场合中的佳品。
日本佛光大师在一二七九年南宋灭亡之年,抵达日本镰仓,传授佛法,创圆觉寺;所携至日本的漆器显然为宋代制品。在他遗留的衣箱中有几件雕漆主堆漆作品,或与福州端平二年墓有相似的制作源流,这些雕漆器流入日本,且成为禅僧与贵族们在茶道主香具方面的重要道具。
红漆剔犀葵瓣式三层套盒
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
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
福建福州市博物馆藏
径10高13cm
木胎,六瓣葵花式外型三层盒,上层较浅,字母口相扣,平底浅凹入,带盖,平顶全器外表作剔犀如意云装饰,盖面以四朵云脚向外的如意云中心,向外扩及外圈云脚向内的八朵云主纹表层轮廓线条较细显得纹饰疏朗从容。外壁则以大朵的如意云与较简的云勾文相向粗成。漆层厚,饰的斜面能清楚看到黄、红漆堆叠痕,漆层色差如一条条的细线般随纹绕转;表层作红褐色,质极光润器内与底均髹光素黑漆漆间有断文,部分纹饰脱落露出黄色底漆,但基本上仍是十分难得而完整的作品,且使用的漆艺工法可与明清雕漆相衔接。
堆红漆八方三层套盒
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
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出土
福建福州市博物馆藏
径15高17cm
八方三层套盒,三层等高,子母口相扣;盖面平,器壁直。盖与器表均雕如意云纹,以五朵云纹组于中央,向外圈推出八朵云纹,两圈的云脚均向外。器壁各层则均已大朵云纹与小勾云纹上下相向组成·纹饰整齐规矩。全器为红漆色,底为黄糙漆在纹饰侧面,观察不到明显的漆层堆叠痕迹,部分漆面伤蚀痕宛似气泡或气孔状,且漆色涩,无光泽,故多位研究者怀疑其非雕漆器·笔者于目验后亦以此器或属于《髹饰录》所谓:“灰漆堆起,朱漆罩复”的“堆红”作品;堆红漆艺,虽不受赞扬,甚或归属于「假雕漆」之类,但其实在宋以后仍传承久远,明清多仍有之。
漆剔犀圆盒
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
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
福建福州市博物馆藏
径15高
圆形红漆剔犀盒,木胎,宽扁盒身,子母口相合:平顶,直壁。底浅挖下平,足窄。全器外表作剔犀如意云纹装饰:盖面与盖壁沿着周边作六朵如意云纹,云脚自盖面向下连裹至盖口沿;盖顶中心则形成两个三角状的勾连云纹。器身外壁则半个如意云的合,仅云脚并列,恰与盒盖云脚下拉的图象对称。剔犀漆艺,最擅长于几何状纹饰运用斜刀雕法的表现·本器云肥厚,黄色漆地上堆垒层层髹的红漆,再雕刻成,刻文间仍能看到层漆色相间的痕迹。本器多处漆片整块脱落,显露底下的黄底漆(盒身部分露出的是红漆地)。一如明初《格古要论》:“剔红…黄地子剔山水人物及花木飞走者,虽用工细巧,容易脱起。”明初所见黄地子的缺点,看来在南宋实已存在本件别犀盒的花侧面,能见到漆层堆叠痕迹;值得留意的是,在近底层处有一道浅白色的漆层线随纹盘铙,而明初漆器常在刀迹旁相近的漆层处见到黑层。
剔犀漆柄团扇
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
福建邵武黄涣墓出土
福建邵武市博物馆藏长46.8宽23.6cm
椭圆形团扇,以细圆木杆扇轴,轴上以极细的竹丝构成扇骨,再裱以细绢·扇轴与边框均髹黑漆,执柄部则以红黑漆层间隔堆累,并以剔犀技法雕刻卷草图案。
此种椭圆团扇在南宋墓中屡有出现,著名的如江苏金坛太学生周瑀墓(1189),二件漆柄团扇,其中之一的扇柄鵀三节剔犀剑环纹椭圆形饰,且可珨珑活转,十分精巧。福州黄升墓(1243)的同形式团扇,扇面原有图绘遗痕,而绢面伤处清晰可见其竹丝扇骨与扇轴相接的细致工巧,出土时放置在墓主人右手侧,似鵀平日所持拿。福州端平二年墓(1235)的扇柄系堆漆成卷草纹饰,则与日本圆觉寺祖师佛光国师无学祖元于弘安二年(1279)泛海镰仓所携去的拂尘柄几乎相同。
剔犀云纹盒
南宋~元,公元12-13世纪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径8.4高3.9cm
平底,盖顶圆,子母口,盒内髹黑漆。盒面设计三个大型如意云纹,纹饰跨越盒侧,云纹造型宽而扁,肩连肩,转折处尖锐,造型利落大方·漆面以刀切出的凹槽斜深而底圆,黑色漆层的侧面露出两条红色线,细丝样的线条随着纹饰旋绕,清晰而优雅。全器漆色黑亮,具透明感,漆层正面与侧面的转折处打磨圆润。盒底纹样与盒盖相同。纹饰安排疏朗,如意云纹的造型较外扬,整体气氛,英挺雄壮。
剔犀云纹盒
南宋~元,公元12-13世纪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径9高4.7cm
蒸饼式圆盒,盖顶圆,子母口,圈足,足内及盒内髹黑漆。漆层以刀切出的凹槽直深而无底面·云纹线条组细变化丰富,卷曲处先转细再变粗收尾。漆色深褐带红,漆质润具透明感,漆层侧面露出八条红色线,漆层正面与侧面的交接处打磨圆润。盒面纹饰分成内外两圈,圆心由四个T形连成,内圈有四个如意云纹,外圈八个,盒底亦八如意云纹,纹饰之间的空隙作随意波浪状云纹。如意云纹造型宽扁,肩部方折,云纹卷曲处与下一个云纹头部中心相连,规律中不失灵活。宋代剔犀作品出土数量多,分布广,应是多处江南漆工喜爱的雕漆装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