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刷爆朋友圈的话题,一定是垃圾分类。
从“民间分类神图”到“官方辟谣版图”,又从“站在猪的角度想怎么分类”到“高智商对垃圾分类交出不及格答卷”等等,一场选择题摇身必答题的变革,奈何窘况不断,抱怨声也不断。
垃圾分类的确是好事对事,可为什么那么多年都不见成效,问题到底出在哪?
存在误导性的垃圾分类定义
不可否认,在强制措施出台前,民众对垃圾分类意识淡薄,一方面对垃圾本身就不太感冒,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体系的原因,不懂也不会分类。
有居民曾表示,一直知道用完的干电池是有害的,但是不知道是往“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里扔,结果越攒越多,还漏了液,更难处理。
前期宣传不到位让垃圾分类举步维艰,而如今虽然宣传力度空前壮大,但歧义仍然很多。
比如现在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混淆。
事实上,它原本的意图是让“湿垃圾”被分拣出来,送往堆肥设施变成有机肥,节能减排。所以湿垃圾更准确的命名应是“有机质垃圾”,一切来自生命体的垃圾(有害垃圾除外)。
此外,这样四种分类是否是并列关系?显然不是。但把“干垃圾”放在分列首选项,就很容易让民众忽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后两者则应该是优选项。
再者,当民众们大费周章将自家垃圾分类好,运至垃圾站,结果看到所有垃圾“一锅端”,集中铲到同一辆车上运走。这种事情出现一次,就会极大的挫伤士气,“瞎忙活”后,又有多少民众还能保持热情。
赏罚跟不上,操作形式化
不仅是垃圾处理上跟不上,在扔不对垃圾要罚款之前,我们到底有没有垃圾分类?
曾几何时,城市里充实着不少拾荒者,他们将大量可回收垃圾——纸张、塑料、玻璃、金属从垃圾堆仔细拣出、分类并集中,最后卖给资源再生加工厂。可能他们生存线很紧张,但其实对城市的贡献很大。
再往前考虑,解读君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将塑料瓶、玻璃瓶等垃圾存储起来,然后等收废品的上门统一回收,回收来的块儿八毛的,不多,但足够让孩子们开心一阵。
可如今呢,论赏,垃圾分类主要还是从道德层面进行鼓励,虽然部分小区也开设了分类“积分”,但后者有什么用,很难回答。
有些商务楼,物业送上一张倡议书和保证书要求企业签字,这样的形式主义运动和19年前首次提出垃圾分类时的操作方法又有什么不同?
论罚,网上已经爆出有管理人员对居民垃圾未分类情况开出罚单,但到底罚了多少?依据是什么?不清楚。
另外,大部分小区推行的垃圾“分时投放”,对上班族可是会造成巨大的麻烦。
赏罚不明晰,麻烦事还不断,小区居住环境反而变得更差,恐怕是如今垃圾分类,最实锤的现状。
被顶在杠头上的上海
我国的垃圾分类,已经“进行”了19年,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但民众们直观的感觉,似乎刚刚开始。
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聚光灯下的,大概还是周立波的那句笑话:“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做起,大家都是垃圾,还分什么分?!”。不好意思,现在就算都是垃圾,那也得分!
虽说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性的措施,需要一定的定力和耐心,但就目前的“运动式”推进,依旧让人对执行的前景产生疑问。
有网友的建议很中肯:应该就在所有商品的外包装上明确印上,这玩意到底属于什么垃圾!
现在网上很多热文,都在说,垃圾分类能不能在全国推行开,就看上海能不能行了。
作孽,上海向来被各地同胞另眼相看(褒贬自取),这次又因为垃圾被顶在杠头上,好像垃圾分类在上海搞好了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全国范围推广就不成问题了,简直可笑。
↓↓↓
丨垃圾分类本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就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时日。
丨垃圾处理混装混运混处理、基层出现的宣传不到位、一刀切撤桶、或者商务楼物业的消极执行都并非个例,当初为什么没能见成效的几座大山,如今依旧存在。
PS:问题归问题,还是要衷心祝愿垃圾分类能多快好省地速见成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