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它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不是说低年级的知识学好了,高年级的知识就一定能学好。常常可以看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掉了下来;再往后,到了初二、初三时,常常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再往后,到了高中时,仍然有人不断掉队。
很多学生上课一听就懂,下笔就各种错;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写;做难题没思路,但给一点提示马上能做出来,看完解析高呼“当时我怎么没想到”;基本概念不熟悉,易错的概念还是一错再错,容易失分……
究其原因,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还没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层次。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所学的知识点多了,一做题就混淆了,一团糟,在里面兜兜转转,浪费了精力和时间。
因此,要鼓励学生知道,现在正做着的题,一定不会是考试的题目。我们做题的目的是要运用正在做的题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把自己做过的每道题加以反思,总结出:这是一道什么内容的题,用的是什么方法。做到知识成片,问题成串。日久天长,构建起一个内容与方法的网络系统。
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做完作业,回头细看,价值极大。回头看,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看自己做对了没有;还有什么别的解法;题目处于知识体系中的什么位置;解法的本质是什么;题目中的已知与所求能否互换,能否进行适当增删和改进……
在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生总是缺乏思维和意识,很多题目都是一错再错。其实,出错本身并不可怕,错误恰恰反映了学生在知识理解或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关键是出错后能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深入、透彻地分析产生错误之根,然后改正错误。
为了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这里汇总了50道学生常错的题型,供大家参考。
(本文源自“百家号”,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