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海外中青年学者被派往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他们从当年参加国际学生选拔考试的14717人中脱颖而出。他们是有才华的年轻人。
1981年,首批9名赴美留学生回国。
曹小平被派往加州伯克利大学学习固体理论物理,1981年4月11日回国。
彭吉虎被派往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波导光学,并于1981年1月3日返回中国。
1981年10月19日,张育曼被派往双关大学学习反应堆物理计算,回国。
1981年4月14日,被送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生物物理学的赵南明回国。
郑艳恒,普渡大学,研究并行处理和多机系统,回国于1981年3月6日。
李衍达被派往研究地震波信息处理,并于1981年4月11日返回中国。
张楚涵被派往旁安大学学习大坝建设抗震,1981年6月1日回国。
1981年1月1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铸工冶金学的柳百成;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高温陶瓷的催国文回国!
截至2008年底,首批52名赴美留学生回国30年。7岁的李艳大、陈俊亮、刘伯承、张楚汉、张巩青、蒋博居、童覃俊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这些回国的学者曾多次获得中国科技进步奖。凡在大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都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教授、专家和带头人。
在第一批赴美留学学者的启发和引导下,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从1978年底到2013年底,中国有306万的各类留学生。截至2010年底,70%以上的中国大学校长和90%名院士有海外留学经历。
2007年11月13日,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新的教育调查数据。报告显示:
在中国大陆,美国高校在校生已超过35万人,占美国留学生总数的32.5%,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人想出国留学,正在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看似能让平庸的学生变得俗不可耐,但事实上,出国留学只能让最好的人变得更好,让平庸的人变得更平庸,最多也只能在生活经历中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些许安慰。
清代诗人说:“科学对人是重要的,对科学也是重要的。”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在于所选人才肩负重任。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是值得称道的,他在科举考试中就不会有任何成就。
也就是说,一所著名的大学因为它能培养有才华的名人而受到世界的尊敬,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只有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那么这个人就成了一个假名。
因此,学生不应该觉得,只要出国留学,只要留在国外,就能找到高薪、高薪、甚至光明的工作。事实上,国外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事蓝领工作,甚至很难找到工作。
现代社会的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了。名校毕业生比比皆是。除了文凭,他们还需要真正的人才。
但有了名牌文凭和真正的人才,这并不意味着人才。为什么?
有句好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目前,在互联网上爆炸式增长的有很多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后的天才科学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发表了顶级学术期刊论文。他们中有的是年轻的教授,有的还获得过国家级奖项和人才激励计划。但我们会发现,许多知名度和造诣都很高的年轻科学家出国留学后都留在了美国。
1981年,首批赴美留学生中有9人回国。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留学不是天才,报效祖国是英雄!我们不能否认,国外的月亮有时比中国的圈子多,尤其是短期的利益和回报,但无论我们何时何地去,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