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1日讯(YMG记者 徐睿)进入12月,预示着一天比一天冷了。前一阵子,微信上“我省将迎1992年以来最冷冬天”已被证实为谣言,但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冬烟台迎来“冷冬”的概率还是存在的。对此,市气象台专家表示,今年冬季受拉尼娜影响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可能性较大,请市民及时关注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今冬迎“冷冬”概率较大
上周,市气象台对近期微信上盛传的“1992年以来最冷冬季”进行了辟谣。但不管怎么说,冬季的特点之一就是“冷”。今年冬季到底能有多冷,这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近几年来,每逢冬季到来,当年会迎来的是“冷冬”还是“暖冬”,常常会引发人们的热议。对于多数市民来说,冬天冷些或暖些,对生活影响并不大;而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市民对冬季的气温则是格外敏感,显然,在他们看来,“冷冬”是很不受欢迎的。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市冬季以‘冷冬’居多,常态的冬季次之,‘暖冬’的数量比较少。”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介绍,在气象学上通常这样认为,天气较常年(过去30年的平均值)偏暖一些就是暖冬,较常年偏冷一些就是冷冬,其他的就是常态的冬天。从2000年以来,在全球范围来看,2014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在此前的13年中,我市有3个暖冬,6个冷冬,4个常态。2015年就属于常态年。
即便出现“冷冬”,往往也并不是和市民想象中那样气温低得把人“冻哭”。姜俊玲说,只要冬季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就属于冷冬了,而0.5℃对于人体来说,感受并不算明显。跟据中国气象局的预计,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冷冬的概率都比较大。因此,虽然今冬我市“冷冬”概率较大,但冬季还刚刚开始,真正要判断是冷冬还是暖冬,要等到明年2月结束才能见分晓。
入冬初雪均早于去年
冬季我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由于海气相互作用,北部沿海地区容易出现特有的“冷流降雪”,降雪次数较多、降雪量较大,冬季年均降雪日达39天,是烟台冬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烟台城区依山而建,道路多陡坡、隧道,降雪对城市运行影响巨大。
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常常会出现降雪。在气温方面,从11月的情况来看,我市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记者咨询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11月上旬,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9℃,而到了中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又偏高了2.8℃。
不仅仅是气温,今年我市冬季和去年相比还有不同之处:“入冬”时间和 “初雪”时间均要早于去年。2000年以来,我市入冬平均日期在11月11日,去年偏晚些在11月17日,今年则在11月上旬就已经入冬了。今冬我市“初雪”是在11月22日,去年则是11月25日。虽然时间早于去年,但今冬首场降雪的规模则明显逊色于去年。根据市气象台监测,去年我市首场降雪,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均出现明显积雪,最深的达到6厘米;而今年我市首场降雪,各个县市区均未形成积雪。
我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由于海气相互作用,北部沿海地区容易出现特有的“冷流降雪”,降雪次数较多、降雪量较大,冬季年均降雪日达39天,是我市冬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而我市的城区依山而建,道路多陡坡、隧道,降雪对城市运行影响巨大。为此,市气象台将做好重要天气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发布降温、雪情等预警预报信息,努力把降雪降温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