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整点财经》)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这意味着今后高铁票价将逐步走向市场调节。这事儿一经报道,网上炸开锅了,很多人一股脑地认为,这是要给火车票涨价开绿灯。
铁总获高铁票定价权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此举意味着今后高铁票价将逐步走向市场调节,不再“一成不变”。
根据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从2016年1月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对在中央管理企业全资及控投铁路上开行的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旅客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依据价格法律法规自主制定;商务座、特等座、动卧等票价,以及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旅客票价继续实行市场调节,由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自主制定。
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猛,运营里程已超过1.9万公里。但由于高铁投资大、周期长,目前除了京沪高铁等少数东部线路外,大部分线路都处于亏损状态。拥有定价权后,铁总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制定更为科学的票价,合理调配运能,减少资源浪费。
自主定价就是涨价?
对于让高铁票价决定权回归市场的做法,媒体和专家普遍表示支持(注意,是决定权,不是涨价)。因为企业自行定价,可以制定更科学的票价,合理调配运能,减少资源浪费。
“自主定价”是回归市场法则
看看支持的理由,央视财经评论员韩复龄认为,铁总自行定价是大势所趋,航空、公路、水路客运早已是自行定价,只有铁路一直由政府定价。长期下去难以为继,所以改革是回归市场法则。
“自行定价”不等于“自行涨价”
但也有人担心,目前我国铁路市场上,铁路总公司一家独大,这不是个充分竞争市场,自行定价可能会导致票价上涨。对此,《经济日报》认为这不一定,毕竟,现在铁路面临着民航、公路等激烈竞争的局面,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全面涨价,涨了,老百姓就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了。
放开定价权并不意味放开监管
《法制晚报》也说,自行定价不等于票价可以任性地说改就改。铁路票价关系到的人太多,除了有效监管,《价格法》、《反垄断法》也得发挥作用,要有应对的策略,比如设立“地板价”和“天花板价”。
政府不能一放了之
对于这次的政府松绑,我更倾向于央视财经评论员石磊的看法,他也承认,就铁路这个行业的性质而言,适当的规制政策是必要的,至少目前应该如此,我想找和主要是因为它是个基础设施,公共的性质很重,不是个可以随机替代的普遍化社会服务。至于未来长期如何,还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决定。
定价权下放别放掉“责任和诚信”
《新华社》也强调铁路部门在制定票价时,要优先考虑到自己的公共属性。文章说,票价调整不能偏离市场规律,更不能偏离“责任和诚信”的轨道。票价下放,不代表抛弃行业的公共属性。单纯追逐商业利润,会妨碍铁路自身的长远发展。
高铁动车定价可参照电网模式
《证券日报》常务副总编董少鹏则为铁路自行定价提供了一个他山之石,他建议铁路总公司定价应该参照国家电网的定价模式,也就是,根据融资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和固定利润比率,来确定票价。车票价格必须受合理利润率的约束,不能单纯考虑赚钱。而有了这个约束,高铁票价就不可能随意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