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大V公众号发布文章,对郑州某医院儿童康复科,发明的“位点加穴位
药物注射疗法”(俗称“封针疗法”)提出质疑,在医学界一时引起巨大争议。
原文章,现在已经被删除,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删除。
文章提出了一些质疑:
- “封针”疗法至今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所谓的“治愈”也缺乏有效数据支撑;
- 每次封针孩子被扎入10-70针不等,给宝宝带来巨大恐惧和疼痛,还有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突发癫痫或脑梗;
这是封针场景第一次被曝光。「结束后被抱出治疗室的婴儿大多顶着一脑袋的棉花球,血斑隐隐约约,脸上挂着泪,有些已经哭得没了声。」
一时间 ,这个话题被顶上的热搜,引起了众多讨论。
然后,就有很多用户在后台给我们留言,问关于肌张力的问题。
原来是体检的时候,儿保医生说宝宝有点肌张力高,好像还挺严重,让回家做运动。
家长上网查关于肌张力高的说法,直接被吓哭,担心宝宝会得脑瘫……
还有的家长,发现宝宝拳头攥的紧、脚趾内扣、头后仰、飞机手等,疑惑宝宝是不是肌张力高。
看大家如此紧张,叨叨真是于心不忍,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宝宝“肌张力”的问题。
01
什么是肌张力
肌张力,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肌肉的张力。实际上是指,肌肉处在静止松弛状态时的紧张程度。
肌张力作为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及正常运动的基础,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医生给宝宝做体检时,常会活动宝宝的肢体,通过四肢和关节被动状态下蜷曲、伸展等运动时遇到的阻力程度,来判断宝宝的肌张力。
02
什么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维持身体做出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一旦肌张力过高,会因肌张力亢进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肢体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肌张力高常表现出,上肢肩关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握拳状,拇指内收;下肢伸直,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坐时两下肢向前伸直困难,站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踮足、剪刀样步态等。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出现这样的姿势,经家长引导后可以恢复正常,那很可能不是肌张力高;
但如果在放松时仍保持这种状态,经引导不能恢复,则很有可能是真的肌张力高,应到儿童医院找专业的神经科医生进行检查确认。
03
被指“肌张力高”的可能原因
(1)特殊时期的正常反应
刚出生的宝宝全身屈肌张力都比较高,但身体活动的大部分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又叫反射行为。
如拥抱反射,表现为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会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大哭。拥抱反射在每个宝宝身上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满月之前很常见,2个月左右消失。
强直性颈部反射,也被称为“击剑姿势”,当宝宝头部专向某一侧时,同侧手臂会伸直,另一侧手臂弯曲。这种反射在宝宝5~7个月左右会消失。
“力大无比”的抓握反射,出生开始直到5~6个月左右消失;“脚尖着地”的踏步反射,会在9~12个月左右消失。
(2)情绪反抗
有时候宝宝出现疑似“肌张力高”,很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家长或医生这样碰自己。当宝宝出现不舒服的感受时,身体自然的就会去抵抗。
如家长横抱着宝宝时,宝宝不愿意,就会用力的向后仰头,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打挺”。而竖抱、扶坐或放松的时候,宝宝的肌张力能够恢复正常,头竖的很好。这种情况,就不要自己吓自己啦。
(3)脑部疾病
一些脑瘫的宝宝早期是会有肌张力高的症状,但很多宝宝肌张力高只是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只有极少部分和脑瘫或脑部疾病有关。
脑瘫患儿虽然会有肌张力高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疑似肌张力高的宝宝都有脑瘫。而且“肌张力高”必须是专业的医生详细诊断后判定的,而不是仅仅通过个别表现得出。
儿保医生说的宝宝“肌张力异常”,很可能是宝宝的一时的发育速度稍慢一些。
因为所有的宝宝发育速度都着一些有个体差异性,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就没有关系。
确实很难通过一些轻微的异常表现,来做出确切的是否是脑瘫的诊断。
04
脑瘫的形成和症状有哪些?
脑瘫主要是由于大脑畸形或损伤造成的,常发生在出生前脑部未形成时,但也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
新生儿时期,如果有过早产或其他抢救窒息的病史的宝宝,那么肯定要注意后面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也就涉及到了肌张力的检查。
这种宝宝后面如果有肌张力的异常,是要注意有没有神经系统受损的情况的,也是要格外重视常规体检中被指出的肌张力的问题。
早产、胆红素脑病或婴儿期的损伤及其他疾病都可能导致大脑受损,从而出现脑瘫。但并不是说,有这些问题的孩子都会发生脑瘫,只是说有这些病因的,要格外引起重视。
如果宝宝出生一切顺利,各方面评估都很正常,生长发育都正常,一般情况是不会得脑瘫的,那么他后面,如果检查出来肌张力有轻微的异常,应该绝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往后随诊复查就可以了。
这一类宝宝,如果后面经过随诊复查检查出来肌张力有明显的异常(极少数),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在宫内的时候就有神经系统的问题,或者本身有一些基因方面的,代谢方面的,或者是新生儿时期有一些神经系统的损伤,但当时没有被观察到的方面。
脑瘫能引起的运动障碍种类很多、程度不同,所以症状和体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诊断脑瘫要符合2个条件:
- 婴儿时期出现症状(运动发育落后或各种运动障碍);
- 需除外进行性疾病(如各种代谢病或变性疾病)所导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以下一些警告性的体征,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1)2个月以上的宝宝
- 宝宝仰面平躺被抱起时,头向后仰;
- 全身僵硬,不灵活;
- 感觉宝宝全身无力,酥软;
- 抱在怀里时,背部和颈部持续过分后仰,感觉在挣脱;
- 抱起时双腿僵硬或牢牢交叉呈“剪刀腿”;
(2)10个月以上的宝宝
- 爬行不协调,一侧手和腿用力,另一侧被拖着向前;
- 爬行时不用四肢支撑,而用屁股、大腿或膝盖来支撑向前爬行。
如果医生高度怀疑,可以做一次核磁共振MRI来帮助诊断是否存在脑部异常。
05
什么是肌张力低?
肌张力低,也被称为肌张力减退。
通过观察关节活动范围大小,被动运动关节时,如果关节活动范围大,说明肌张力低。
肌张力低时,宝宝自主运动很少,类似于肌肉病所导致的肌松弛,但可引出腱反射。常为脑性瘫痪的过渡形式,以后大多转变为痉挛型(肌张力高)或不随意运动型。
肌张力低,常会出现肌肉收缩乏力,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吮吸和吞咽动作;移动困难,大运动、精细动作等发育迟缓;练习坐、爬、走的过程遇到更多困难等。
06
肌张力低的原因
唐氏综合征、脑瘫、神经学疾病等都可能表现出肌张力低下。但并不能说肌张力低的宝宝就一定是其中某一种疾病。
张力减退的不同程度,需要由专业专科医生来判定。
大多数宝宝体检中被指肌张力有点低,可能只是正常发育范围内的轻微差异。
07
家长如何做?
- 对于出生时一切健康正常的宝宝,不要过分焦虑纠结,往后随诊复查就可以了;
- 当然,有高危因素的宝宝,也确实要注意:早产儿、产前检查有异常的、生产过程有窒息抢救病史的、出生后有在新生儿科住院病史的,这些应该是高危因素;
- 早发现,早治疗;
- 面对肌张力异常的宝宝,家长在每次移动宝宝的时候都要非常小心,以免受伤;
- 让宝宝多多俯卧趴着玩,可以促进宝宝脖子、肩、背部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还对神经肌肉发育有好处;
- 在专业医生帮助下,了解做哪些运动对你的宝宝更有益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干预手段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
- 对宝宝的学习运动动作有耐心,不放过宝宝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多多鼓励;
有任何疑问或怀疑,找专业靠谱的医生做诊断和训练指导。
不要盲目的听信他人介绍不靠谱的机构,以免贻误了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虽然肌张力高或低是很多严重疾病的表现之一,但家长也不能杯弓蛇影,通过单一轻微表现就作判断。
更不要胡思乱想,在自己不能判断或心有疑虑的时候,看专科医生才是最明智的。
当然,很多时候都是家长自己吓自己而已,希望所有宝宝都能健康平安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