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在2019年(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期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发现大型天坑群。这是近期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外专家开展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时发现的。该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主要分布于那坡县城厢镇和龙合乡,这是我国境内继大石围天坑群、汉中天坑群后,发现的又一世界级天坑群。这些天坑容积均在百万立方米以上,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根据调查,那坡天坑群形成于定业地下河流域内,定业地下河汇水面积486平方公里,地下河总长60公里,落差292米。这些天坑有的发育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之上,有的顺着地下河轨迹呈串珠状分布。那坡天坑群的发现对完善天坑演化理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除天坑群外,定业地下河流域内还发育有类型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岩溶洞穴、岩溶峡谷、伏流和瀑布景观。
那坡天坑群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植被群落,如董棕、蛇根草、爬树龙、香木莲、棕榈树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董棕群落,林木均高在30米以上,如此高大的天坑野生董棕林为国内首次发现;天坑中央香木莲树高50米,仅次于大石围天坑香木莲。
此次调查是“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的组成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岩溶技术委员会今年9月正式落户岩溶地质研究所,此次广西自然景观资源调查重大发现,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制定相关岩溶国际标准的样本。
据介绍,在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揭牌仪式。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分别向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相关地质调查机构移交了“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合作”成果资料。该成果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正与各国联合实施的,是旨在为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的“化学地球”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的组成部分,该成果涉及柬埔寨全境71种地球化学元素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全岛69种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相关60余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深度地学合作,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地质调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