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双11狂欢时刻,不过今年绝大部分剁手党却望而却步,因为他们被双11的活动规则吓傻了。
购物津贴、满减优惠、跨店减免,先预购再降价、前XX名预购有奖、愿望清单、盖楼、喵币......光是看着就一阵头大。
细分之下,其实这些当中既有直接和钱有关的活动,也有间接和钱有关的活动,还有拉人头组队这种和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活动。
这一套流程下来,很多人连读懂规则文字都费劲,直接劝退了一半语文成绩不好的消费者,而另一半消费者在计算优惠组合的时候因为数学成绩不好也放弃了。
很多网友不禁怀疑,这次双11活动的策划团队是不是"施虐狂",专门设计这些复杂又累人的活动来折腾消费者,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快感?
事实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施虐狂"暂时无从考证,但活动的确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因为这背后的目的远远没有看着那么简单。
之所以把规则定这么复杂,是因为用户群体毕竟分成"三六九等",有一次性消费几百万的用户,也有一次只消费几百块的用户,所以平台才通过规则区分消费力强的人和消费力弱的人。
消费力强的人往往购物不看价格,连优惠券都不会领就直接下单;消费力弱的人则经常货比三家,会为了使用一张5元的优惠券而费尽心机。
而双11本质上是一个增加平台流量与曝光度的活动,用户在平台上浏览的时间越久,参与活动的次数越频繁,平台的广告收益就越高。
消费力强的人因为时间宝贵而不屑参加,他们宁愿直接原价购买。那就只能依靠基数庞大的、"时间不值钱"的穷人群体来支撑整个活动了。正因为消费力强的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他们愿意花时间去赚取一些优惠券。
于是就有了双11现在这些复杂到令人头疼的规则,它们被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榨取消费力较弱的人们的剩余价值。
毕竟规则越复杂,他们花在研究规则上的时间就越长,浏览店铺的时间也越久。再加上愿望清单、盖楼、喵币等游戏活动,既要自己玩游戏,又要把信息分享给好友,时间耗费进一步增加
就在消费力弱的人因为自己赚到的一点点优惠而沾沾自喜之时,电商平台已经因为他们巨大的时间耗费而赚得盆满钵满了。薅羊毛的人,殊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肥羊。
由此可见,传统电商的双11已经不是一场购物狂欢节了,而是一台电商平台为了赚取流量的"绞肉机器"。
希望在今年双11过后,传统电商平台能醒悟,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才能长久健康发展。过于压榨消费者的价值,只会加速平台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