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快!帮我拿个杯子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红对着一根导管吸出病人的尿液,导管的另一头连着的是一位躺在飞机客舱的老人。
视频加载中...
事情发生在2019年11月19日凌晨01:55,南航CZ399广州飞往纽约,航班落地前6个小时。一位老年旅客因无法排尿难受倒地。幸运的是,这趟飞机上有两位医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红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
经过两位医生诊断认为,老人膀胱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则会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看到老人的小腹像一个小西瓜那样,这时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尿排出。
“我用仅有的两个约2毫升的小注射器针头,接上吸氧的管道。由于吸氧管道较粗,约有1厘米,无法从尿管中导尿,肖医生做了一个带针头的引流管。随后,我们引导病人平卧在地板上,经皮进行膀胱穿刺。”张红回忆。
“由于时间紧迫,必须把尿排出来,肖医生蹲着,把着针头,手按着膀胱,我吸出患者尿液。”张红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用嘴可以根据情况摸索到一个最佳的压力,可以比较顺畅一口一口慢慢吸出来,这是控制尿液排出速度与力度的最佳方法。
最后,两位医生为患者排出700-800毫升尿液。回想起这次经历,张红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实事求是地说没有人不怕,其实吸到第二口的时候已经有点想吐了。可当时没有害怕的时间,只想着怎么把尿吸出来。”
张红说:“出了机场后看到患者和老伴有说有笑的样子,作为医生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