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创新”,好像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词儿。
最近正赶上高考志愿填报,不少家长都会不约而同的去问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家孩子,究竟以后学什么才不会落伍?
在这个信息爆炸、快速更迭的时代,上一秒的我们,仿佛还在对这个世界似懂非懂,下一秒,一切就又都翻了新。
这就给我们的教育道出了一个难题:之于“创新”,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孩子怎么做?
清华大学的前校长陈吉宁,曾经就提出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观点:
清华大学里有很多“A”型的学生,但未来的社会则更需要一种“X”型学生。
所谓的A型学生,从字面意义上也可以知晓,代表着听话的、成绩好的学生;
而X型学生,也许成绩不一定拔尖,但却勇于承担创新风险,勇于尝试不同新鲜事物。
A型学生,大概会选择按部就班,在纸上写下“有毒”或画个骷髅,放在纸杯边上,予以提醒;
而X型学生,则往往能够另辟蹊径,直接将纸揉成团扔进杯子中,或将笔丢进杯子里,这样水受到了污染,自然就不会有人去喝了。
相比而言,似乎第二种方法的的确确更加有效,那么放在社会中、放在职场上,更是同样的道理。
聪明且勇于创新的人,会拥有疯狂却独到的想法,这些想法也许荒诞。
但若是实现并显示出成效,从0到1,从无到有,所带来的收益则往往是一般传统性做法远达不到的。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中国母亲带着自家孩子来到国外生活。
本还在担心孩子是否能很好的适应国外文化与环境,却没成想孩子的适应性远超乎她的想象。
一天夜里,这位母亲看到孩子在房间里涂涂画画,便上前询问孩子在做什么,孩子贼兮兮的笑说,他在做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题目是——教堂。
妈妈一听,便随即皱起了眉头,“只说是教堂吗?教堂什么啊?”
孩子将手中的作业本递给母亲,发现上面明确写着作业要求:以“教堂”为核心输出一份主题报告,时限一周。
连自己看后都无从下手,更何况是小孩子!
为此,这位母亲甚至打电话去咨询了学校的老师,并询问是否可以由老师提出一个范围更小、更明确的主题。
老师的回答令人意外——她说,“随便写”。
当前,更出乎这位母亲意料的,竟是自家孩子的反应——孩子面对妈妈的紧张,歪着头好奇地问了一句,
“妈妈,这很难吗?我觉得很简单啊。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教堂,白墙上有很多带翅膀的娃娃,我还去网上查了资料。
母亲看到孩子的天真烂漫,不禁松了口气,问道,“老师说的作业是画画啊?”孩子摇摇头,“老师说随便,怎样都可以。”
“随便”,这个词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仿佛是个大忌。
目标便是寻找出一个规则定律来,仿佛只有跟随着定律走,一切才能万事大吉。
然而,真正的创意创新,与“客观理性”并不共通。
为何上述故事中的小孩子可以轻易完成母亲觉得无从下手的难事?
那是因为,孩子的天性尚未被后期的教育与灌输所约束。
我们当前的教育,大多会无意识的给孩子划定界限,给思维套上一个紧箍咒。
我们的孩子学着圈子里的知识,越学越深,视野却也跟随着越来越狭小。
就像教育学家罗宾逊先生在演讲中所说:
「创造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一点在孩童时代最为突出。
每个人认知世界的角度不同,有的从视觉、有的是听觉、有的是美学角度、抽象、数值等等各式各样的角度。
只有摆脱呆板的常规模式,以互动思考的方式才能产生更多的创造。」
○ 鼓励孩子接触不同领域的活动
接触不同领域、不同年纪的伙伴,多读书,多旅行,看不一样的风景。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孩子年纪尚小、时间充足的童年,尽可能让他多出去看看。
○ 鼓励孩子做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鼓励孩子做各种精致可爱的手工、绘画,或写专属于自己的小说、日记,或进行角色扮演等创客游戏。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积极鼓励,每一句赞扬对孩子而言都是巨大的鼓舞与动力,当孩子能够在创作中获得享受与成就感。
那么“创新创造力”对他而言,就不再是一项需要刻意学习的技能,而是他的心之所向。
○ 针对不同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内向孩子的“创造力”也许表现在天马行空的文字间。
外向孩子的“创造力”又似乎表现在跑跑跳跳的行动上。
后者的创造力也许更容易被大家识别,但这并不代表内向的孩子没有自身优势。
创新是孩子的天性,愿这份专属于孩童的宝贵财富,家长们都能够为之好好守护。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立即删除。
因为有心,所以最专业!
这里有一流名校学霸为您的孩子答疑解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