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中旬,满载着中国援建队员的车队,从乌鲁木齐出发,驶向位于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甫边界。中国援建队就从这里踏上了奔赴巴基斯坦的征程。
红其拉甫口岸
红其拉甫海拔高达4733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援建队刚刚到达,强烈的高原反应就向他们袭来。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援建队开始了艰难的施工。
这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非常严重。施工作业时必须派人在一旁瞭望观察,一有险情异常就赶紧呼叫避险。在一次爆破时,一名区队长偶然发现山体已经裂开了几十公分宽的口子,急忙大声呼喊施工人员紧急撤离。大家全部撤出后,不到五分钟,山体轰然滑下,若不是有人及时发现,正在山坡下工作的整个区队就会全部被埋。
山体滑坡
同时群山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大型的施工器械根本无法进入。没有机械设备,很多地方就得靠绳拉人推,没有搅拌机,就用手工搅拌。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援建指挥部临时调整部署,希望能尽快打通一条便道,让施工设备和物资能够顺利地运进来。
为了打通便道,援建队组织了不少突击小分队,它们翻过高山,攀爬绝壁,踏过激流,背着爆破器材和施工设备,边行军边开路。为了提高行军速度,突击队员除了必备的随身行囊,就只带了这三样工具——一个解渴的水壶、一盏照明的马灯、还有一把开路的工兵铲。
施工队
由于山路崎岖,帐篷无法运进去,突击队员就在山洞和草丛中过夜,挑着马灯打炮眼,借着月光修便道。施工的道路处处充满了风险,稍不留神就会踩落碎石,大风刮来也会掉落石头,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据援建人员回忆:大队第一位牺牲的援建队员,是一名叫赵红旗的队员,当时要抬一根钢管,赵红旗在前面是用右肩抬,后面的队员是用左肩抬的,就这样钢管一起、一别,就把赵红旗别下去了。
为此,援建指挥部下达要求——“工程要完,四肢要全”,为了施工安全,一个人手提着马灯在前面指挥推土机前进,全然不惧背后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
施工中
短短三个月之后,喀喇昆仑山区的冬季来临了,整个冬季从头年的十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这8个月期间,喀喇昆仑地区的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多度。人类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想要生存下去,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更不用谈施工了。但如果不能实现冬季施工,那工程进度就根本得不到保证。
喀喇昆仑山的冬天
援建指挥部决定,将大部分援建人员撤回国内修养调整,留下一个大队进行冬季的实验性施工。1969年2月,他们收到实验性施工队的报告:巴基斯坦的冬天虽然苦寒,但援建队仍能克服困难,进行施工。在与狂风暴雪搏斗的6个月中,援建队员无一伤亡,同时,便道已全部打通,物资可以畅通地运送到各个施工区域。
这个报告,无疑是给中国援建队打了一剂强心剂,一到第二年开春,在国内中国援建队便迫不及待地启程返回前线,然而,巴基斯坦山区变化莫测的自然环境,又给中国援建队造成了巨大危险。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