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有人问你:“在你印象中,乞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我想大部分人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于乞丐没有多少的好感。但是,在历史之上,却有一个出乎人们意料并且令人敬佩的乞丐,此人名为武训,他终生未娶,以乞讨为生,却捐了230亩田,还办了好几所学校。
武训于道光年间出生在山东堂邑县(今属冠县)柳林镇武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他在家排名第七,因此原先的名字叫作武七。武七是个可怜的孩子,在他七岁之时便失去了父亲,没有生活能力的他,只能依靠着乞讨勉强生活下去,而这样的生活方式自然无法学到任何知识。
因此,人们对于武训捐资办学堂的行为颇为不解,为何一个不识字的人,却懂得帮助他人获取学习的机会呢?
其实,这得从武训去当佣工的经历说起,武训的雇主是个欺负文盲的人,他仗着文盲不识字,便骗了他们为自己白干三年。武训辛辛苦苦工作了三年的时光,却拿不到一分钱的工资,这让他十分气愤,并且去找这个雇主争辩。但是武训毕竟没有任何的权势,不仅仅没有讨到公道,反而被雇主诬陷并遭到了一顿毒打。
此事过后,武训大病了一场,但是心中却也因为此事,起了一丝的想法。他深知自己这辈子已经无法改变了,但是天下之中有如此之多的穷孩子,武训不希望他们走上和自己一样的道路,于是他决定行乞兴学。
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武训前往中国各地去行乞。在这个过程中,武训其实赚到了挺多的钱财,但是他依旧穿着破烂,并且吃得也不好,不过,武训并不为此而难过,因为他每一次存下一笔钱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除了当乞丐之外,武训其实也做了一些其它的努力,无论是信使、媒红还是其它别的工作,只要别人愿意给他挣钱的机会,他便愿意去尝试。
经过多年的努力,武训终于存下了一比不小的钱财,于是,他便开始寻找举人来帮助自己兴办学堂。起初,被武训看中的举人并不想要搭理他,但是渐渐地被他的决心所感染,便答应帮他一起办学。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武训用他的大半辈子买下了230亩田,办起了自己的第一所义学,并用自己的信念感动了许多教书先生来帮助这些穷人。直到元1896年4月23日,武训病逝之时,他一共办了三所义学。
参考资料:《义丐武训传》、《清史稿》
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关注无风起念公众号:(微信号wfqn888)。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