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一遍这则旧闻,发生在2016年。陕西的一名14岁中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感不适,体育老师让他在场边休息。可没过多少时间,这名学生就突然倒地不起了。老师赶紧叫来校医,并将他送往医院急救。最终孩子还是不治身亡,医院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事发之后,当地教育局派来一名45岁的副局长,在到校与家长协商此事时,却突发心肌梗死而不幸殉职了。
每当看到这则新闻之后,都让人感到非常痛心。一名花季少年,一名正当年的干部,死亡的原因居然如此的雷同。根据文献记载,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大都患有冠心病。据统计,心源性猝死的患者,70%以上都有冠心病病史,但这是就70岁左右的老年人来说的。过去一提到心源性猝死,多数人都认为是老年人的专利。可近年来,尽管心脏病治疗技术得到的突飞猛进,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却没有响应地减少,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还在持续性地增加。
很多中青年人朋友,并没有心脏病的病史。专家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他们猝死的主要原因。这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都存在着以下问题:作息时间不规律、职业竞争强和工作压力大等。最近举办的2019急诊PCI学术周的系列活动中,就有专家指出了心源性猝死的十大高危职业,它们分别是:广告业者、医务人员、网店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警察、工人、学生、演员和运动员等。
据专家介绍,心源性猝死存在着一个“百慕大三角”,也就是这种疾病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还是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第二个原因,就是心电图异常,包括多种的心电疾病和心电异常现象,这些情况一般需要检查心电图才能发现;第三个原因就是自主神经的紊乱,包括了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以及迷走神经的功能低下,这种情况更是人们难以提前获知的。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器质性心脏病之外,后两种原因导致的猝死大都与身体内环境的紊乱有关。除了个别遗传因素之外,这些身体内环境的紊乱现象,都是由外部因素的不良刺激造成的。这就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为工作而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其结局往往是“事业未成身先死,长使亲人泪沾襟!”。为了挽救我们的心脏,减少这类悲剧事件的发生,希望朋友们再次考虑一下这些建议:
1、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做事情“张驰有度”是非常重要的;
2、凡事看开一些,学会舒缓自己的情绪,减轻过大的心理压力;
3、积极控制自己的体重,避免体重超标和肥胖;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改善自己的睡眠;
5、想办法戒烟戒酒,不要暴饮暴食;
6、学习心肺复苏的方法和公众自动除颤器的使用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