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一生426、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尚小明;《宋案重审》;网友贞观之风6…
“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是民国历史上的一桩悬案。一百年来,不断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寻找刺杀宋教仁的幕后凶手。此前,曾先后有人提出了‘袁世凯说’、‘赵秉钧说’和‘陈其美说’等结论,但学者尚小明却说,由于研究者没有‘充分占有史料,并以严谨的态度为之’,导致各种结论均有破绽,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新京报特约记者宋晨希说。
…尚小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清代士人游幕表》《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宋案重审》等。编有《立宪团体》《山东谘议局》《山西谘议局》《国会请愿运动》等资料集…
“2013年,正值‘宋案’发生百年,本打算写一篇论文的尚小明发现,‘过去一百年的宋案研究史,其实是一部失败的历史’‘研究者甚至连宋案的基本案情都没能准确把握,更不用说案件细节了’。于是他决定研究到底…”宋晨希接着说,“尚小明跑遍各大档案馆,寻找与宋教仁案件相关的档案、电报、书信、报纸新闻、时人文集以及相关的研究著作…他抽丝剥茧,寻找线索,最终得出了迥异于前人研究的结论…”
“经过五年时间,尚小明最终写成了五百余页,54万字的著作《宋案重审》…”宋晨希继续说。
“百年宋案研究史,是一部失败的历史…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宋案重审》的结论,那就是‘宋教仁遇刺案’的幕后主使其实是赵秉钧(时任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的秘书洪述祖…”宋晨希最后说,“这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却有大量文献档案的支持,以及在深厚史学素养积淀下进行的合理分析…”
“《宋案重审》的开篇,尚小明将错误结论的出现归结为学术性探究屈指可数,对案情分析过于简单化,核心证据从未真正受到重视,以及大量史料未被发掘利用这四个原因…”宋晨希说,“尚小明认为,此前研究宋案的专业学者的研究特点是:‘先平铺直叙宋教仁被刺前后情形,然后就谁是刺宋主谋这个核心问题,几乎不加分析,直接表明看法…内容陈陈相因,材料大同小异…说到底,就是偏于记述而非分析论证…因此,所述结论很难令人信服,甚至难以找到些许可给人启发之处。’…”
…陈陈相因: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
“在尚小明看来,此前宋案背后的主谋之所以会被错误地认为是赵秉钧、袁世凯,除了受革命史观的影响,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国民党方面的研究结论外,还有就是,忽略了宋案发生之前一系列的有关事件…”宋晨希接着说。
“由此,尚小明在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前农林总长宋教仁被刺案内应夔(kuí)丞(应桂馨)家攫(jué)获函电文件检查报告》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之后,提出宋案要与宋教仁遇害之前所发生的如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孙宋黄’、‘匿名氏’攻击、低价购买公债等一系列情节相联系,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洪述祖命人暗杀宋教仁的动机…”宋晨希最后说。
…革命史观:???…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网友贞观之风6说。
“革命史范式是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它的理论基础源于某某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贞观之风6接着说。
“恩格斯通过注释和文章对《宣言》中所讲的阶级斗争,作出了历史性界定: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而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贞观之风6继续说。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矛盾理论,是某学说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某学说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是从属于这一理论的…”贞观之风6最后说。
…攫:用爪抓取;掠夺…
…历时性:研究持续演进的活动序列的一种理论…最早出现于语言学研究中,指探讨语言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历时性就是某样事物的历史变化情况(过去—现在—将来)…”网友东哥zld 说。
“共时性与历时性…共时是‘一起’的意思,也就是‘同时发生’…历时是指经历的时间…”一位匿名网友说。
…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作为总统的袁世凯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下令解散此前反清的秘密会党(见《蒋介石的一生407》)…宋案主谋洪述祖就是在受命解散秘密会党的过程中与共进会会长、后来刺宋的直接执行者应夔丞(应桂馨)建立了联系…”宋晨希说,“与此同时,1912年12月,上海的国民党激进派发起组织‘欢迎国会团’,要求正式国会在南京召开…他们试图摆脱袁世凯的控制…国民党激进派这一倡议,自然引起了袁世凯的反对…洪述祖 ‘乘机运动当局’,提出亲自南下处理…到上海后,洪述祖与应夔丞调查并解散了‘欢迎国会团’…”
…运动:为求达到某种目的而奔走钻营——~官府…
…
“在上海,洪、应二人本打算炮制一篇败坏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等国民党领袖的文章…让洪述祖没想到的是…他们的文章发不出来…”现代学者说。
“国民党在上海倡导文明和谐…市民以《文明公约》的形式互相监督(见《蒋介石的一生400》)…没人敢发阐述权势者生平的文章…即便发了,也会被迅速封杀…”现代学者接着说。
“倘若对史料只是得其大意便据以立论,那么,无论其观点多么惊人,都是经不住检验的…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427、清代“乾嘉学术”;史料的使用;国民党内的派阀斗争》”
人有人志,国有国魂。纪录为中国富强努力的人,纪录近代以来的中国精神
欢迎关注搜狐号“人性的游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