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农民画伴随着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生动记录了农村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农民画质朴纯真、稚拙夸张的艺术风格有别于专业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传递着人情之美、乡土之美、民俗之美。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农民画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其传承和创新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领衔的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中心工作团队历时5年,对全国12省16个农民画画乡进行实地调查,出版新书《中国农民画考察》。郑土有认为,中国农民画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瓶颈:一是画家队伍面临新老交替,新生代画家缺乏老一辈画家深厚的农村生活积淀和传统艺术熏陶;二是受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画家趋利现象严重,模仿成风,创作热情缺失;三是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急剧变化,影响农民画的创作环境;四是新生代农民画作者盲目追求创新和多样化,但这一定程度上使农民画的风格趋于模糊,失去方向。
“创新”何以导致农民画风格丧失?郑土有指出,农民画界普遍存在求新意识,希望打破固有模式,这值得鼓励,但也出现了一种有风险的倾向。不少新生代农民画作者盲目崇拜专业绘画,试图借助其他画种的材料和方法,创造令人惊喜的艺术效果,可这消解了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风格。“从根本上说,农民画的立身之本是反专业的,其特色就是对专业绘画语言的颠覆,是专业画家无法画出、外行一眼就能辨识的。如果抛弃这种 ‘味道’,农民画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借鉴什么和怎么借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复制”还是“原创”是困扰农民画发展的一道选择题。郑土有认为,农民画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复制,这是由其属性决定的,复制过程中的修改和完善亦是再创作过程。但目前大多数农民画作者热衷复制,投入原创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这样东拼西凑的现象就较为普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画创作提出三点建议:坚持民间传统与现代创新并重;坚持个人风格与市场需求并重;坚持业余创作与专业自信并重。“农民画家要释放对乡土生活的真情实感,形成个人化的艺术语言,突出‘农民叙事’。作品复制是适应市场需求,但坚持原创才是形成个性化创作风格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农民画家应找准自身在民族传统美术体系中的定位,坚定创作自信,激发原初的绘画本能,多出精品。”
文字来源:人民网(略有删改)
编辑:中国青州农民画网(微信号:zgqznmhw)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