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最近,世界航空业出了2件大事,一件是波音宣布暂停最畅销机型737MAX的生产,原因是迟迟无法通过复飞申请;另一件是中企收购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制造巨头马达西奇。可以说,中国飞机制造业崛起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会。据悉,马达西奇已经决定将50%以上的股份转售给中企,预计耗费2.5亿美元(约合17.5亿元人民币),乌克兰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内审核该收购计划,最终决定是否收购。而日前,事情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据媒体最新报道,尽管马达西奇决定将50%以上股份专卖给中企,但部分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由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掌握,且这些技术已获得乌克兰和其他国家的专利,因此,哪怕中企收购了马达西奇,部分的技术仍归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所有。那么,这家机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目前,乌克兰的发动机由马达西奇公司负责制造,但设计和研发环节掌握在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手上,也就是说它是乌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核心部门。据悉,从1907年诞生以来,马达西奇生产超过100款航空发动机,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飞机和直升机上,而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从中发挥核心作用,比如世界最大的飞机安-225、最大的直升机均采用其设计的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向来被认为是飞机的“心脏”,很长一段时间,业界都认为,如果能成功收购马达西奇,那么中国在飞机发动机自研速度将加快,从而解决飞机制造全面国产化的一大障碍。现今,乌克兰掌控部分技术在手,那么这会不会使业界的想法落空呢?对于这一点,中国早有先见之明。
据悉,2015年,中企与马达西奇达成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同年,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也与我国签署了国内建造航空发动机相关产业的合作基地,该项目还被我国列为重要发展项目。
如果这次收购合作达成,那么除了中企受益,马达西奇公司的命运有望发生巨大改变——依靠中国航空大市场,马达西奇完全不需要担心工厂倒闭的风险。据今年波音9月预计,未来20年,中国需要的新飞机将达到8090架,总价值达1.3万亿美元(约合9.2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马达西奇有机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营收,还能够有充足资金开展研发升级。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乌克兰多次无视美国意见,坚持推行收购案走到最后的重要原因。
客观上,中国成为乌克兰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乌经济合作关系加强,也间接促成了这次收购的达成。据乌克兰方面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乌克兰农产品,进口额达到13.63亿美元,为乌克兰农产品的最大买家。借助大量购买农产品,目前中国已成为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不仅如此,中国还在继续为乌克兰农产品开“绿灯”,据12月5日的消息,乌克兰与中国签署了出口菜籽粕的协议。另外,今年底,中国还将向乌克兰开放鸡肉市场。在中国市场提振下,乌克兰方面曾预计,未来数年,农产品出口量将超过7000万吨。
不过,在双方加速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据官方的消息,12月7日,乌克兰宣布,将对钢制紧固件发起廉价调查。而更早之前,乌克兰还对无缝不锈钢管实施41.07%的多收费。但愿在中国加大进口乌克兰农产品的背景下,乌克兰能够认识到合作共赢的重要性,为双方经贸往来创造有利环境。
消息领先一步,财富更近一步。关注「金十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