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江街道,
有一个新冠肺炎集中观察点,
所有的工作人员在到岗前就被通知,
将会连续工作14天。
在这里的工作要求是对被观察者进行体温检测,
情绪安抚以及生活照顾。
然而,这种高强度,
又要求很细致的工作每天需要持续12小时以上。
在这支临时组建的14乘12小分队中,
唯一的共产党员孟熹是他们的主心骨。
“我们今天收治的马先生的情况,他的亲戚与确诊感染患者有身体接触,所以这个人我们一定要多加关注,多加关心”年初四晚上十点半,在街道凯萨宾馆的一楼,孟熹与三名刚刚换下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开个碰头会。这里是他们的办公区域,而楼上则是澄江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隔离区。这个观察点年初二启用,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作为联络人,他的本职是“外联内通”,但两天工作下来却成为了“内外都行”。
年初四一天,这里新增被观察对象9人,总人数增至31人,孟熹已忙碌了14个小时。但刚过零点,这里又需要新增一名情绪有波动的被观测对象。从工作群里街道通知,到处置完毕,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
孟熹:今天身体感觉怎么样?
重点观察人员:我早上量了才36.3 。
孟熹: 36.3度是不是啊,那有没有咳嗽症状呢。
重点观察人员:轻微咳嗽。
孟熹:哦 ,那你还是要多注意,早上消毒之后你还是要开窗,通风透气半小时。
也就睡了4个小时,年初五一早,孟熹就与他要重点观察的马先生聊上了。
不穿防护服不进隔离区,并不是医护人员,但却能与被观察者交心,孟熹靠的是在澄江街道整十年的一线工作经验。虽然是个男同志,但论起细致,他丝毫不含糊。
两种颜色的夹子代表不同被观察人员的情况,这是孟熹想出来的主意。每一个夹子夹的是一个家庭,红色的就是体温有异常或者有点咳嗽的,医护人员每天要给他们测量4次体温。
在观察点上,通常做法规定是每天上午9点、下午3点两次测体温。但这里,有红色夹子的就要增加到四次。而防护服每人一天一套,这也就意味着医护小组要到晚上9点测完最后一次体温后才能离开隔离区。每天早晚各一次的碰头会也就自然成为了一个工作制度。 孟熹说:“之前我们这个团队大家互相都不认, 但大家都是拧成一股绳,合力往一处使,说实话,在疫情面前,谁都会有些担心,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奔赴一线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凯萨宾馆观察点上的所有工作人员,
都需要连续工作14天后才能撤下,
年初七才是第五天,
他们每天都在给自己加油……
在澄江街道,
还有和孟熹一样的,
共22位年轻党员干部,
他们放弃休假,主动请缨,
自愿奔赴防控一线,
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筑起阻击疫情的青春之墙。
————
消息部分来源于:无锡广电江阴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