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大三学生朋友聊天。
她不是英语专业,但是专四 87 分,很好的成绩。 说到英语学习,她说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阅读速度慢。
于是我问她平时读什么呢?读过多少原汁原味的书刊?她说跟着网课读过 2-3 本原著作品,日常主要读一些双语文章。
我是这样建议她的:
1)读的少、习惯还没养成,读得自然又慢又辛苦,简单说就是熟练度不够。先不追求任何学习方法,用最朴素的方式、像孩子一样先读上几本英文原著(先不要读文学作品,推荐读读畅销书。)
2)双语文章有帮助,但是极其有限。如果你已经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比如过了四六级),想提升英文阅读能力,我不建议读双语文章。
为啥不建议读双语文章呢?或者说,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双语文章呢?它的利与弊是什么?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如果你想练习翻译,探究中英文语言特点,双语资料是非常好的素材; 成年人刚开始学英语,在入门阶段,有中文翻译作为辅助也有助于自学。
如果你的目的是快速地获得信息,双语资料也是极佳的素材——我们学语言就是多双眼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能只读中文,也不要只读英文。而是哪个方便,哪个资料更丰富更靠谱,我们就多读哪个。
但是...
如果你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学习需求是提升阅读能力,想像读中文那样读英语,真正提升阅读能力(注意前面这一系列限定条件),我不建议读双语资料,它在提升能力方面非常有限。
本质上,读双语文章和看中文字幕的美剧一样。危险是:看起来省事、轻松,但容易产生学习幻觉。
想真正提升阅读理解力就要主动摆脱这个拐杖, 把它当作习题册后的参考答案对待就好了。
阅读过程中没有自己查词典、自己搜索资料、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把所读内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这一波操作,这就不是「主动阅读」。
更好的做法是:自己读、查,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试着独立解决。具体操作请参考这位高中生朋友的方法:
自己尝试了一波还是解决不了,如果有条件可以看一下翻译作为参考(前提是要靠谱);如果没有翻译,可以向别人提问(比如我们社群)。
提问时你要说明自己的问题,不要说「这句话怎么翻译」而是「我的问题是 xx,我查了 xx,我依然不懂的是 xx 这个地方」。只有这样阅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提升。
双语版本的中文翻译很多时候充其是个漂亮的拐杖。但是你腿脚要是没什么问题,为啥要拄拐?何况很多翻译是粗制滥造的三无拐杖,拄久了就不会正常走路。
主动锻炼自己的学习肌肉,习惯读大段英文,习惯查词典,学会观察别人的方法,学会提取问题和提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用」英语,而不是「学」英语。只有这样,英语才能有用,我们的小世界才能多那么点自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