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纲要》(107)
《感知的觉醒》
从客观世界中觉醒过来,重新获得世界,这是人类命运的重大转折。感知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有很大的不同,认识客观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认识者,二是客观世界,两者互不相关。而感知世界却只有一个整体——存在,感知就是存在本身,感知者就是存在者。感知的觉醒就是人从认识者回归为感知者,感知与存在融为一体。这样的感知态就是一种新的存在形态,人觉悟到这种存在形态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感知方式和感知过程,变非理性感知为理性感知,人可以重构感知后的世界。

这种重构不是仅仅用行为去改变客观世界,改变客观世界仅仅只改变了事物已经被感知的部分,怎么感知的部分被忽略和搁置。因此,被我们的行为改造的事物并不一定适宜于感知,也就是说,我们费力大量制造出不适合我们感知的事物,不但浪费了存在资源,还破坏了我们的感知结果,让人们与事物相处于矛盾之中。感知重构的世界则大不相同,这是从感知目的出发的行为,是为制造愉悦感知而进行的行为,人们行为的有效性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人们再也不会浪费任何资源和任何能力来制造不适合人类存在的东西,一切行为都有效地指向愉悦人类的目的,这是人的行为状态最理想的展现。人不再制造任何非理性局面,不再有任何非理性的行为发生,世界上再也不会存在非理性的结果。

感知觉醒使人们知道该做什么,不做什么;该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是对于人行为目的的自省,是人自我的一场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从改变对象事物到改变感知者本身,完成了一次空前的跨越,人的行为活动会有明显的变化。人们将普遍看重怎么感知,对感知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超过现在认识论的研究和应用。人们对自我的感知意识、感知水平、感知能力的要求上升,人们这才发现我们怎么感知世界比世界上有些什么更为重要。人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只获得了半个世界,另外半个世界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人们从此用心开发自己这半个世界,即对自己的感知能力、感知效率、感知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人们开始乐于感知、善于感知、利于感知、精于感知,感知艺术的兴起喻示着人们的生活形态进入到更高的层次。人们再也不用物质财富来衡量存在的价值,事物的感知价值才是真正的考量,事物的感知利用率才是其价值的真正体现。人们再也不用生死观来看待人生,人在感知群体中即感知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就是创造了多少愉悦的感知值。感知愉悦不愉悦成了衡量生活的新标准,比当下生死更重要的是感知的有与无,比活着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感知愉悦。
人类的生活现场变为感知现场,人类的生存行为变为感知行为,感知到什么成为对存在的检验标准。生活是用来感知的,不是用来度过的;人生是感知的权利,不再是生存的权利;人是感知者,不再是生存者……这些根本概念的变化使世界和人类都全然改变,人类在感知世界不是在依赖世界和利用世界,人也在感知自己而不是在承担自己。感知的觉醒使人类找到了另外半个世界并使其合拢为一,感知觉醒使人类真正获得了整体的存在。

感知觉醒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的人类世界是多么的别扭和荒唐,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