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对外交流的大门。而郁铭芳也正用他辉煌的“丝”路人生,使中国化纤技术与世界接轨。
树鸿鹄之志怀报国之心
1927年10月3日,郁铭芳出生在上海。重视教育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小学时,他曾很长时间都喜欢天文,神秘浩瀚的星空让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位天文学家去探索宇宙。但中学时的一次实验课,彻底改变了郁铭芳的想法。当他看到两种无色的液体混在一起变成了红色,再加进第三种液体又很快变成了无色时,他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灿烂多彩的色彩与不可思议的变化在郁铭芳的心里种下了无边的向往,并最终指引他选择了化学作为他奋斗的目标。
1944年,郁铭芳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东吴大学化学专业学习。因为处于战争年代,郁铭芳的大学生活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但频繁的校舍更替并没有打击郁铭芳的学习热情,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学习。他深刻认识到惟有发愤学习,将来才能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大学毕业后,郁铭芳进入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七纺织厂化验室工作。但平日机械的化验分析工作并不能满足郁铭芳探索化学报效国家的期望。
1958年,郁铭芳进入上海纺织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卡普隆小组探索国产锦纶纤维的研制。当时,并没有国产的合成纤维,郁铭芳等人的化纤研制几乎是从零开始。没有技术就彻夜查阅国外相关资料,没有原料就去找各种废弃物改装,没有设备就把图纸带回老厂加工。就这样,郁铭芳的团队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仿出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翻开了我国化纤工业崭新的一页。
20世纪60年代,我国急需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的碳纤维来用于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郁铭芳又被委以领导碳纤维研究的重任,同样是没有太多技术和设备支持,困难重重,但他始终坚持研究,反复试验。最终郁铭芳和他率领的项目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数年公关,攻克了碳纤维预氧化关键技术,为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沧桑砥砺不言倦任重道远共前行
1995年,郁铭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虽然主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科技项目,但他却没有沾沾自喜。他曾说:“经过化纤人的努力,我国实现了化纤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发展,但难掩其中的尴尬,就是我国仅是化纤大国,远非化纤强国。”国内许多大项目仍要依靠引进技术和设备,一直是郁铭芳心中的痛。
2001年,年逾七十的郁铭芳本应功成名就,颐养天年,他又应东华大学邀请,担任了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给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开设了“材料导论”“材料方法学”等课程,继续为培育我国新一代化纤人才发挥着余热。2002年6月,在鲜花和掌声中,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的郁铭芳院士从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手中接过光华工程科技奖奖状。那一刻,他越发感到重任在肩,任重道远。谈及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郁铭芳院士谦虚地表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小的贡献;这些贡献也不是我一个做出的,而是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完成的。”
不懈前行,永不言倦。郁铭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段动人的“丝”路人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