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故事相比大家都听说过,讲的主要是一个读书人范进从二十岁的时候开始科举考试,一直考到了五十岁才考中了一个秀才,有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励志故事,看范进多努力呀,三十年来都没有停止读书,一直在努力追逐自己的中举梦。
其实不然,这个文章主要是讽刺当时的社会的,通过科举制中举的人大多都是权高位重的官宦人家,普通人家中举的很少,像范进就是一个例子。
范进的家是一个普通家庭,他每次进京赶考的路费,伙食费都是家里给凑的,从自己的家乡到京城有着十分远的距离,这路上的伙食费可能就算一家人的积蓄,再加上范进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挣钱,一直都在读书,所以当时进京赶考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并且自己与其他进京赶考的人不同,自己的年龄大了,已经不允许自己一年又一年地折腾了,但是从二十岁开始考,这么多年都没有放弃,范进也不想轻易放弃。
小说的结局是范进中举之后兴奋过度,最后疯了,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了,人的一生都在科考,自己那么多年以来努力的结果终于有了回报,但是自己却疯了。
范进中举之后从普通老百姓变成了秀才,在当地秀才都是可以去到当地的私塾去教书的,但是像范进这样五十岁才考上秀才的人很少,很难找到一份去私塾当老师的工作,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是秀才了。
可能是范进生不逢时吧,宋代的时候秀才见到县长还不用跪拜,而且可以免除部分劳役,,虽然没有任何的补贴,但是待遇可以说非常好了。
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秀才的等级明显下了一个阶层,他们的地位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可能就是因为秀才的名号让人对他们多了一份尊敬罢了,因为比普通老百姓有知识,所以他们除了去私塾当老师,还可以给当官的当幕僚。
接下来就是范进的飞黄腾达之路了,在五十四岁的时候,范进又接着考了举人,这次他非常顺利地就成功了,在中了举人之后和之前的秀才那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是丑小鸭一下子变成了白天鹅,范进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当私塾老师或者是幕僚。
接下来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在中了举人之后,范进一鼓作气又考取了进士,为什么说范进会疯呢?因为如果是你从普通平民变成了秀才,再是举人,然后又是进士,这样一路高升,你是否会开心的疯掉呢?
这个时候的进士是不同的,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放到现在进士相当于教育厅的厅长了,教育厅的厅长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呀,范进想了一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受尽了白眼,从二十岁到五十岁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科考,自己的家人跟着自己受了那么多年的苦,终于,在今天这种苦日子到头了,换做谁都会开心的疯掉吧。
古代与现在不同,现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自己的职业是什么,都会有出路。但是古时却不一样,科举考试是翻身的唯一机会,但是偏偏世家大族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寒门子弟没有出头之日。
而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恰恰是讽刺了当时的社会世风日下,寒门子弟的命运非常悲惨,最可怕的就是明目张胆的不公平吧,科举考试的不公平压抑在心中,却又无可奈何。范进最后熬出了头,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头衔和官职,却开心地疯了,这便是最大的笑话,是对当时社会最深的讽刺。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像范进这样的例子不会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