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946年,云南山区的梯田,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恰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道路上还有汽车驶过。
【图2】1902年,在北京传教士开办的学校里,孩子们正在下课间隙玩耍。五个孩子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龙头”。他们身后是古老的瓦房和破败的砖墙。
【图3】1909年,广州。这是一个“可移动”的早餐铺。一群当地人正围聚在这里享用早餐,店铺老板扎着围裙,正在给一名顾客盛粥。食客们“吃态百出”,好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图4】1901年,一户富贵人家的聚餐。最里面一位歌女正拉着一把二胡唱戏陪伴。最外面坐着的一位歌女,右手也拖着一把琵琶。右边的这位大老爷,吃个饭还要打着把扇子,这就是所谓的“附庸风雅”?
【图5】1919年,这应该是一个京剧班子。小小的一张照片上,聚集了“生、旦、末、丑”几大不同的京剧角色,就差一个“花脸”了。中间的长者手里拿着一支毛笔,眼睛瞟向旁边的女子,似乎在问话,然后要将女子的回答记录下来。他们这是在演戏,还是在教授学员唱戏?还只是在“摆拍”?
【图6】1946年,香港东区,一家卖鱼的店铺。门前的筐子里装满了鱼,竹竿上也挂满了鱼,这些鱼都应该是晒干之后的,可以长时间贮藏。
【图7】1901年,北京的骆驼集市,一大群骆驼正趴在一片空地上休息。它们的主人也蹲在旁边,正在等待雇主上门。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骆驼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尤其对郊区、山区,或者长距离运输而言。人们管用骆驼托运货物的行当叫“拉骆驼”。
【图8】1946年,饿死于街头的乞讨儿童。人们要么旁观,要么绕道而行。
【图9】1946年,香港西城。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从悬挂的店铺招牌来看,这里似乎是“印刷一条街”。
【图10】1901年,香港。两位卖唱的歌女。一位手里拿着一把二胡,另一位盘着腿,用手扶着她的肩膀,面露笑容,举止十分随意。看上去,她们所服务的,应该是她们的熟客。两人的眉毛都十分淡雅。你喜欢哪个呢?(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