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697—781),汉族,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富有谋略。安史之乱时,他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叛军史思明。
唐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攻打唐军。郭子仪正确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为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在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子仪有八子八女。八子为:郭曜、郭旰、郭晞、郭昢、郭晤、郭暧、郭曙、郭映。
其中,大儿子郭曜,袭代国公,太子宾客。
二儿子郭旰,在讨伐安史之乱时战死。
三儿子郭晞,随父征伐,屡建战功,后来任御史中丞、转御史大夫,累封赵国公,逝世后追赠兵部尚书。
第四个儿子郭昢和第五个儿子郭晤没有相应的一些历史资料。
六儿子郭暧,娶唐代宗女儿升平公主,为当朝驸马都尉,之后又官至太常卿,封清源县侯,袭封代国公。死后被朝廷赠尚书左仆射(宰相)。
第七个儿子郭曙曾经在朱泚之乱中立有战功,擢升为金吾大将军,封祁国公。
至于小儿子郭映,曾任太子左谕德。
综上可以看出,郭子仪的八个儿子几乎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跟随郭子仪为国捐躯,保卫国家统一作出了开很大的贡献。
而郭子仪的八个女儿也是集美貌与才能并重的女子,根据史料记载,郭子仪一女郭氏为唐宪宗郭皇后,生唐穆宗。
郭子仪的另外七个女儿,她们的夫君都是朝廷中的达官贵人。
孙子辈中,郭曜子郭锋(《旧唐书》记作郭鉾),百户云。郭晞长子郭钢,累封赵国公,赠兵部尚书。
那么郭子仪后人现在大致都在哪里呢?从郭氏家谱处入手,想要知道郭子仪子孙后代的分布并不是一件难事。
郭子仪的子孙在唐宋时期主要是在陕西的板桥郭村等地。郭子仪曾经被封为“汾阳王”,汾阳就在陕西省。
后来,因为战乱和朝代更替,郭子仪的后代迁徙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遍布范围极广。
郭子仪长子郭曜后裔有两支迁徙。一支是在唐朝末期迁到现在的河南和福建,到明朝中期,这一分支的郭子仪后代都陆续迁往了海外。另一支则是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才迁到现在的江苏南京,到了宋朝和元朝时期,这一分支的郭子仪后代又迁往江西和广东,因广东临海,这些郭子仪后代就又有部分迁往海外,总的说长子这一代很多人都到海外去了。
郭子仪三儿子郭晞的后代迁移分为三支,主要迁往了泉州惠安、福建漳州以及浙江龙溪。
郭子仪六儿子郭暧是醉打金枝故事的主人公,是唐朝末期的驸马,这一支的后裔因为公主的关系,家族衍生的十分庞大,而迁移情况大致分为有七支迁徙:第一支迁到江西。第二支在五代时前往杭州富阳,由富阳迁到福州,由福州迁出海外。第三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后子孙散居在南方各地。第四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由山西迁到安徽。第五支迁到安徽后,由安徽迁到江苏。第六支因汾州大雨山崩,迁其附近。第七支迁到江苏,由江苏到湖南,在从湖南到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郭子仪七子郭曙的一支从汾阳迁到河南,再到宁波鄞县。
至于郭子仪小儿子郭映的后代,则迁往了现在的江西定南洪洲,当地还有一个有名的郭氏家族,叫做洪洲郭氏家族。
由此可见,郭子仪后人的体系十分庞大,而且大都从北方转移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