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官宣清朝正式统一天下。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清朝走向灭亡。在清统治的267年岁月里,就一直没有少过“反清复明”的斗争运动。如白莲教、小刀会、天地会、太平天国等各路豪杰均表示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不过没有一个取得过成功。
但比较让人不解的是,不管哪路豪杰再怎么厉害,却从没出现过这种现象:买通皇帝身边的侍卫,让他们直接解决掉清代的皇帝。一旦清群龙无首,那么起义运动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可这种事情在267年里就没发生过1次。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像那种“擒贼先擒王”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有失败的,也有成功的。
比如荆轲刺嬴政,虽败犹荣;专诸刺吴王僚,公子光顺利上位……到了清代,既然天下不少仁人志士都不满他们的统治,为何没人花大价钱去买通侍卫暗算皇帝呢?要知道,这些人每天随王伴驾,最有机会谋害他们,可这种事件却1例也没有发生。这其中的原因就值得我们推敲了。
首先,清朝的统治者也不是傻子,他们对于侍卫的挑选非常严格。清挑选出来的侍卫都会严格考察他们的出身,这些人基本都是八旗子弟,而且均对清十分忠心。想想这也没有太大毛病,他们都是满人出身,不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所以起义运动的大佬们很难策反这些侍卫。再者,清定下的规矩也使得这群人不愿意也不敢谋害皇帝。
清朝的御前侍卫主要分4个品级。简单来说,最低级的侍卫也有6品爵位,相当于县令的级别;而最高的级别为3品高位,这个可与府尹相提并论了。我们知道,封建时代想做混个县令或府尹的话,没有根底的白衣百姓就只能通过读书考功名一条路走,而好多人考得头发白了都不一定能上榜,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老范进中举”了。
《儒林外史》的剧情就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古人为了县令之类官职而奋斗的喜剧。老范进一生就憋着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一口气考了好几十年也没混出个名堂来。但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位老兄在白发之时竟然意外考上了举人,然后他高兴得一不留神就疯了。按着那时的制度,举人至少可以当个县令了。
老范就是因为看到自己熬出来了而开心过度,最后一不留神就疯了。虽然这个剧情有点滑稽,但从中我们看到了古人想混个县令级别的小官都会觉得十分知足。相比较而言,读书人需要看几卷书并研究学问几十年,才可能飞黄腾达;但这些侍卫们却不一样,由于他们的职责所在。
因此这群人可比别人少奋斗几十年就提前达到那种同等品级的官职,所以他们更不会放弃高福利的职位去害自己的老大了。看到没有,职位的待遇非常丰厚,因此侍卫们犯不着去谋害给自己福利的皇帝。此外,谋害皇帝的成本不是他们可以买得起单的。我们知道,谋逆通常会被处决九族。而满人的八旗子弟也会有不少的亲朋好友,要是他们脑子一打铁的话就会把自家的亲人全部给坑惨了。
当然也有少数不是旗人的侍卫,可他们和满侍卫的境遇类似,虽然他们没有满人待遇好,但这些人也不会去杀皇帝,其原因与之前的满侍卫几乎一样。而且当侍卫还有个最大好处:有望成皇帝身边的红人。由于这些人混得再差也有县令级别的保底品级,所以他们运气一好就能往更高的地方爬了。乾隆宠臣和珅就是典型的案例。
本来他是侍卫出身,由于这家伙长得好看,嘴巴又能侃,因此他一不留神就成了权倾朝野的大佬。和中堂在乾隆老板手下足足红了几十年,直到嘉庆皇帝那会儿才把他处死。其实就拿和珅来说吧,他要不是侍卫出身,可能就不会像后来那么红了。因为他是侍卫出身,还曾经负责管理皇帝出行的礼器。有次乾隆要出去,但慌忙之间就是找不到皇帝权力象征的黄罗伞。
于是乾隆老板生气了,马上让人去把今天当值管理礼器的侍卫找来。本来他打算狠狠惩治一下这个失职的家伙,但当他看到和老板后却觉得似曾相识(和珅像雍正的一位妃子)。因此和珅兄才有了青云直上的机会。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儒家“忠君”思想的束缚。我们知道,虽然满清是趁机会夺得了天下,但他们已是最高统治者,并按着以前的儒家思想去治理天下。
侍卫也是人,就算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可这群人也会以替皇帝工作为荣,更会把清帝当成天下的正统。所以在他们看来,自己保护皇帝不但是天经地义,而且还是一种光荣。因此那些太平天国、小刀会等起义运动成员是不能策反这些侍卫的。
综合来看,那些侍卫不可能会放弃高福利的职位去害死皇帝;也不敢冒着拿全族人的身家性命当赌注;更不会去听从“反贼”的意愿去干那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不过时代在发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还是结束了他们在中国的长达267年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