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达州日报
工作中的常艺螣
“柏油大道代替泥泞旧道,破旧土屋成了幢幢楼房。农民群众欢声笑语,灯火辉煌犹如仙境……”在海拔近千米的万源市茶垭乡老洼坪村,这样一首民间创作的顺口溜在当地群众中口耳相传。
贫困山村为何会发生这样的蜕变?村民蔡吉南把目光转向正在入户走访中的“第一书记”常艺螣。引水修路、金融带动、产业兴村……
2015年,时任工行四川省分行个金部营销经理的常艺螣主动请缨,来到大山深处的老洼坪村,当起了“第一书记”。在他的脱贫攻坚“组合拳”下,老洼坪村正远离贫困、向幸福美丽新村急速迈进。
今年,他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全家出动为扶贫
“白面书生”变“黑脸书记”
老洼坪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落后。
常艺螣刚来时,村民们质疑,“斯斯文文一介书生,哪是来扶贫的?”可是他选择让行动“说话”。上任仅一个月,他就走访了全村11个村民小组300多户家庭,搞调研、谋出路、作规划,他在山里一呆就是4个多月。
直到2016年春节,他才第一次回家。看到“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泥娃”,体重也骤降20多斤,常艺螣的父母很心疼,他们深知扶贫的艰辛,更知道儿子不服输的性格,于是私下决定:跟着常艺螣到“前线”,支持他扶贫。待常艺螣离家后,他们便拖着铺盖卷儿,悄悄跟着儿子来到了老洼坪村,成为了儿子的“助手”。
开发金融新产品
培养致富带头人
“我们也想改善基础设施,也想发展产业,但就是手里实在没钱……”为准确掌握每个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他同村两委深入群众调查摸底,还邀请省农业、畜牧、林业等行业专家,深入研究种养殖户后期的发展规划和资金预算。经过3个多月的深入了解,初步建立了全村农户资金需求信息档案,记录了每家每户资金缺口,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
商业银行贷款对抵押、担保等要求较高,贷款难成了农户家庭的普遍性问题。结合专业所长和工行相关贷款规定,无抵押、利息低、金额灵活、方便快捷、专门支持农村种养殖户发展产业的“致富创业贷”在老洼坪村试点开办。农户只要无不良信用记录,有营业执照,经村两委和乡政府推荐,即可无抵押、无担保申请贷款。
贷款金额灵活、办理手续简单、月息不到4厘、最快3天即可到账……听闻这一好消息,老洼坪村村民简文波第一时间申请了“致富创业贷”。
2015年12月,简文波拿到了全国第一笔“致富创业贷”16万元,对自己的养牛场规模进行了扩大。如今,她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经营的“小波家庭农场”还带动帮扶了8户31名贫困人口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
为了让更多的农户了解认识“致富创业贷”,常艺螣走村入户向农户传播金融知识,目前,全村共申请到“致富创业贷”近200万元,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创新产业帮扶模式
铺就脱贫致富康庄路
贫困户缺少资金,更缺少致富思路。常艺螣结合老洼坪村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特色,探索出旧院黑鸡养殖等产业帮扶项目,即通过“工行+政府+村两委+企业+农户”模式,由工行从龙头企业购买鸡苗捐赠给贫困户,政府部门立项监督,驻村第一书记日常管理,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兜底回购和购买保险,帮助贫困户获利增收。
“一不等二不看,两横一竖就是干”。在常艺螣的带动下,村里生态养殖、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致富产业逐步发展了起来,成立农业公司2家、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5个、农家乐3家,村民务工就业人数达500余人,贫困户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思想逐步树立了起来。
常艺螣的付出老百姓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也早就把他当成了可信赖的自家人。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他荣获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银行业最佳社会责任管理者奖”“省贫困村优秀第一书记”“四川银行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达州市“十佳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感动万源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编辑:赵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