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不少没有回家的大学生走上了准备考研的道路。而对于一些“一战”失利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他们或是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附近租房,也已经开始了“二战”的征程。“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向 。(7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毕业了,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就业,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考研,这本身就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考研队伍中却出现“逃避式考研”,意即为了逃避而考研,究竟逃避什么?有的是逃避工作,有的是逃避催婚,不过,对“逃避式考研”需要深度思考,不能简单下一个粗暴的结论。
什么是“逃避式考研”?我的理解是借着考研的名义,但却无考研的动力,换言之,就是在混日子。考研的确是“逃避”的好借口,谁都知道,考研很辛苦,家中往往也支持,可以不用寻找工作,可以继续在校园中读书,但如果没有一心想考研的心,如果不认真学习,恐怕考研成功是不太可能的。需要质问的是,在这些考研的大学生中,真正的“逃避式考研”又有多少呢?
究竟为何而去考研?当下,考研越来越红火。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清华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74.86%,复旦大学本科生深造生深造率为69.22%,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深造率为66.94%,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57.78%。这么多的大学生考研,难道真的是为了“逃避”?多数大学生应该是为了提升自己,既包括提升自己的学历,又包括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以后能够获取一份更好的工作。这才是考研的普遍目的。至于所谓的“逃避”工作而考研,或是为了“逃避”其它而考研,只要是在认真备考,就不应该算作“逃避式考研”。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重新定义“逃避式考研”。
大学生参与考研,没有什么不好。考研的大学生多了,整体的学历也就提高了,在众多的研究生中,也会多一些对学术本身感兴趣的学生,考研,表明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退一步说,即便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读研,也不该受到任何的指责。虽然可能在三年之后,未必就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在读研的过程中,至少能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是没错的。
其实,考研的原因未必需要探究清楚,毕竟每一个学生的目标都不尽相同。只要大学生真的想考研,且是认真备考的,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也别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些考研的大学生。不可否认,现实中,的确有极少数大学生在借着考研而“逃避”,一边虚度光阴,一边“啃老”,这些大学生是需要警惕的,学生家长应该清楚自己的儿女是不是真的想考研,是不是在认真备考,如果不是,应该尽早劝离。毕竟这种“逃避”只不过是“驼鸟心理”,是骗不了自己的。对于这类真正的“逃避式考研”,则需要对症下药。不要将不是为了学术的考研均视作“逃避式考研”,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或许“逃避式考研”只不过是一些人的“臆想”,真正想考研的人恐怕不会承认。不过,也需要对“逃避式考研”重新定义,以免出现误伤现象。
文/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