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底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被撤销的本科专业竟然达到416个,同比增加了241个。
比如时尚设计(也称作时装设计),曾经是时髦好专业,如今是国内大学申请裁撤最多的专业之一。
在读被撤专业的大学生忧心忡忡,就业恐慌也随之蔓延。
与此同时,AI成为新宠,35个高校新增审批本科人工智能专业。
时装设计的泡沫刚破灭,人工智能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这是否意味着选专业、选工作就像买彩票一样只能撞大运呢?
本质上说,专业撤销所引发的恐慌就是对未来职场不确定性的焦虑。
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强调招生和就业,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志向和与社会沟通的能力。
泡沫和风险时时存在,产业发展会因为过度烧钱而虚高,专业发展会因为过快上马而“注水”。
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可能为未来的高工资而投机,这也是泡沫。谁知道四年本科毕业时,AI还是不是炙手可热的行业呢?
恐慌和焦虑让我们迷失方向。其实,无论学哪个专业,都能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
就业与所学专业的门类、“热度”未必有直接的关联。
归根结底,未来职场所需要的是思辨意识、创新型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哪个专业的学习,最终都能引导出上述的职业素养。
由此,我们需要辨识蓬勃外表下隐藏的危机和风险,在个人兴趣、专业选择、职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毕竟,听任时代、潮流的摆布,对个人而言无异于豪赌。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国际教育知名观察员,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获评网易号“2018态度风云榜年度耕耘作者”、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