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坐标北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揭牌”啦!韩启德、王启明、王博、詹启敏、刘玉村等一众大咖献上祝福和期望。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介绍,2018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部公共教学部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2019年3月29日,学院正式揭牌。学院将以此次更名为契机,秉承中西方医学悠久的人文传统,汲取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致力于生物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与融合,从历史、哲学、伦理、法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等多学科视角,理解健康、疾病与医学;跨越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基础医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藩篱,阐释当代医学技术、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事业所面临的困难,促进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相信,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将为推动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具有博学与人道的医学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让医者拥有更具职业荣誉感的从医体验,让患者拥有更具人文关怀的就医体验,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成立,是让医学回归初心的一种努力,也是回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努力,更是进一步搞好医学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努力。对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我提出四点希望:第一,改革开放,主动创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把难落地的医学人文推向社会、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需要创新,但又不能照搬国外经验。第二,明确路径,落实举措。要设立达到目标的具体路径,比如每年必须做成几件事。第三,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必须发挥优势,瞄准若干具体事情,让其落实下来。第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外部必须团结联合各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力量,内部要在北京大学范围内推动,让冲突变成和谐,发挥各方面力量推动医学人文发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
医学人文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医学人文有三个特点,一是交融性,医学人文不仅是一种教育,实际上对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牵引作用;二是先导性、基础性,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德”很大一部分就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三是多学科性,医学人文教育应该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注重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推进医学人文教育,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强调基础性,进一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内容和体系优化,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第二,创新人才教育模式,强调人文教育的实践性,人文教育不仅是课程的教育,也是执业素养的培养,要用实践的载体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第三,推动人文教育的全程性,不 仅要课程人文,也要专业人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都要融入医学人文教育。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
科学倾向于建立一个标准,但人文更倾向于关注差异化的个体。这个时候,技术和人文之间出现了一种差异化的视角,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矛盾。如果非要说这是矛盾的话,那么这也是一个推动进步的矛盾,一方面可以让医学更科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医学充满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温度。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更名,意味着一个新的学院诞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动力、一种责任,从此以后,医学和人文将成为教育和学科发展中特别受关注的问题。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定位:第一,服务国家需求,尊重医学规律,加强医学人文研究,促进医学人文发展。第二,依托北京大学综合优势,加强各学科合作,推动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第三,发挥北京大学医学部优势,建设医学人文创新体系,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第四,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环境,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文人才。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
我们常说,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一双翅膀。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重视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及医学伦理学等学科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学科专业,具有悠久而厚重的学术传统。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成立是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几代师生的共同心愿,这也使得北大医学这一双翅膀羽翼更加丰满。
我们还常说,医学有了翅膀,还更要有灵魂。政治素养就是医学教育的灵魂中枢,翅膀决定是否会飞、飞多高、飞多远,灵魂则决定飞往哪儿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将围绕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百姓、爱党爱国、充满人文情怀、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的目标,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医学人文学院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守门人,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瞄准国家需求,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紧扣时代主题,前瞻重大战略,在中国实践中形成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研究阐释和解决中国问题,使医学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