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科技周的开展,不少独具特色的创新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近年来,关于机器人的探讨一直存在,智能化、服务型、人性化是它们的标签,但除了日常生活,机器人也开始涉及艺术领域。日前,在北京科技周的展会上,由机器人组成的乐队成为众人打卡的“圣地”。
被围观的机器人乐队
5月19日,在2019北京科技周的展会上,三位古风古韵的乐手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记者了解到,该乐队是由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研发的项目,这也是“墨甲”乐队第二次亮相。值得一提的是,与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机械手演奏不同,这一乐队主打中国风,三位乐师分别演奏排鼓、长笛、箜篌。当他们开始演奏时,参观者纷纷表示惊叹和震撼。
事实上,机器人乐队这一特殊的演奏家其实并不罕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机器人乐队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从最初德国的知名机器人乐队Compressor-head,到现在不少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通过修长的“手臂”在乐器上灵活移动,机器人乐队登上舞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电子琴机器人、架子鼓机器人、吉他机器人、贝斯手机器人……这些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摇滚朋克造型的机器人浓浓的西方工业风格。而作为第一支“中国风”的机器人乐队,“墨甲”乐手排鼓“开阳”、竹笛“玉衡”和箜篌“瑶光”凭借其悠扬的传统乐器演奏、木材制造的外形和蕴涵古风的服饰令人耳目一新。
特色演奏探讨人机互动 “用机器人来演奏乐器必定会有其特色,因为机器人可以做到很多人类无法实现的演奏效果。”“墨甲”乐队的项目总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到。“因为这几个机器人演奏的特色跟人是不太一样的。有比如说打鼓的机器人,它有四只手,我们一般有两只手,所以它可以实现四个鼓同时击打。长笛演奏者吹的长音可能比人吹得更长,因为它不需要换气。根据它们演奏的一些特性,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一些跟原来人们已有的曲谱都不太一样的音乐,所以针对它们有一个特殊的编程系统。”他解释到。
而对于机器人乐队存在演奏缺乏演奏者本身的故事和情感带入这一致命弱点,米海鹏也做出了回应,他介绍,未来机器人乐手或许会与人类开启合作模式。机器人表演更多的是在探讨人机互动、人机和谐,并不是要通过十全十美的演奏来代替演奏者或者创作者。在项目的研究中,更多是在艺术层面进行思考。在尝试探讨一种人和机器人在意识方面共处的一种关系。“其实我们希望让机器人的演奏带来一种新的艺术体验的形式,让人们也愿意去欣赏去感受,甚至会喜欢这样一些表现。”
对乐器发展有启发作用
机器人乐队在乐器的演奏上带给了观众特殊的体验,那么用机器人代替人来进行演奏是未来的趋势吗?机器人演奏对乐器行业和音乐教育又有何影响?
米海鹏认为,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为乐器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但是音乐是人类之间特有的语言,承载着文化和情感,乐器再发展,也仍然是人用于表达的一种手段,即使是智能机器人,也不会替代人的。他向记者表示,更希望用这种技术的元素去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去传递文化自信。“机器人乐队在音乐传播上是尝试性的,因为演奏方面,人们欣赏音乐注重舞台效果。从技术角度来讲,它对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引领性和启发性。”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机器人乐队对乐器制造人和乐器演奏者有一种启发,它给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视野。它的智能化使其在演奏上打破了界限,它的演奏速度是超出我们想象之外的,这可能给我们一种创新的冲动,也激励大家在科技创新上去做一些工作尝试。”
曾泽民表示,机器人乐队的投入产出可能还是一种研究研发性的东西,它要实现产品的量产,市场的接受程度和成本都需考虑,对整个行业来说影响并不大。而从乐器制作人的角度讲,它更启发大家去用机器人来检测,检测判定乐器产品的质量和它的技术指标。在应用层面上,对检测和提升产品质量,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值得推荐。
(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 文/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