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三伏灸的原理: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虚寒性、慢性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各地三伏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1.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是中医保健和药物治疗的有机结合。通过中药对辨证后特定选穴进行刺激,从而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
2.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穴位贴敷经皮给药,可有效减少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伤害,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
3.操作简便,易于接受,便于观察,如有不适,可立即将药物撤除。
4.适应症广,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空调病”。
“三伏灸”的贴敷时间:
初伏贴:2019年7月12日
中伏贴:2019年7月22日
末伏贴:2019年8月12日
每伏各贴敷一次,成人每次保留4-6小时,儿童一般以2-4小时为宜,(如遇不适,随时可自行揭下并咨询医生。连续进行三年以上贴敷,疗效更为明显。
“三伏灸”的贴敷地点:余庆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门诊部一楼)
“三伏灸”的咨询电话:
18385118358 蒲医师
18188524868 赵医师
这个余庆小伙子养了一群小白兔......
监审:贺春雨
监制:陈 金 杨 菲
审核:穆明飞
编审:周 磊
本期编辑:吴 洁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