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编辑:小学语文学习知识2019-08-08 12:20:28 关键字:孩子,老爸,微生物,假说,家庭,知识,疾病,肠道,Gut,过敏性,细菌脂多糖,慢性炎症,乳酸杆菌,津巴布韦刀,黏液层

原标题:“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作者|Mr. Gut(清华博士

来源:热心肠先生(ID:Mr_Gut)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会过敏?

育子女,很不容易,需要家庭的艰辛努力;而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就是再艰辛,也会想着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最悉心的照料。

很多人认为孕妇或孩子用的东西都必须消毒: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很多人在家里常备抑菌用品,出门总要带消毒纸巾: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很多人会阻止孩子用手抓食物或捡食掉在桌上的食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还有很多“讲究卫生”的习惯:

特别讲究孩子吃喝的“干净”,做饭、饮水必须用纯净水;不管雾霾是否严重,空气净化器总是开着;从不带孩子到农村等“脏地方”玩;见宠物色变,从不让孩子接触动物;从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孩子被人抱一下摸一下会紧张老半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这些都对么?对孩子好么?我们真的需要特别注意卫生,创造特别干净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么?

我们来看几张照片: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o⊙)…,可能有人要着急了:这些外国小朋友的父母是不是疯了,怎么可以让孩子这么任性啊?!孩子吃到脏东西怎么办?拉肚子生病了怎么办?猪不会有传染病吧?

可是,如果我要说,这些父母的做法可能才是对的,才是对孩子好,你会不会觉得诧异?确实,从“卫生假说”的观点看来,这些孩子能多接触微生物,可能帮助他们少过敏。

我在后面那篇文章介绍了卫生假说:它由英国科学家Strachan在1989年首先提出,后来经过一些发展和修订,说的是如果孩子在发育早期,接触传染性病原体、共生微生物和寄生虫太少,后期就比较容易得过敏性疾病。

简单说就是:太干净,免疫弱,易生病!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o⊙)…这听起来像是洁癖们的噩梦?

大家有没有感觉:一些超级爱干净的人,往往有过敏性疾病?一些医务人员卫生观念超强,消毒液、抗生素易得,但后代可能更容易过敏?城里孩子,貌似比农村孩子更易过敏和生病?

这些确实是支持卫生假说的一些现象,而过去二十多年,科学家发现的远不止这些。特别是最近几年,基因测序成本断崖式下降,而技术飞速发展,让人们很容易分析肠道、口腔、鼻咽、阴道等部位的微生物组成,有了更多可验证或补充卫生假说的新发现,更有了对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与健康关系的深入理解。

今天,我就结合育儿所需,向大家介绍79个关于卫生假说和微生物的知识,希望能帮助你孕育99分的超优宝宝。

1

内容简介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1.大多数微生物不是病原体,很多是人类的朋友;人的健康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共生的有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人越能对抗病原微生物;

2.对女性来说,肠道、口腔微生物要多样,而阴道微生物要相对简单,可能意味着健康;婴幼儿的肠道、口腔、鼻咽微生物要多样化;

3.孩子脏点养,早接触更多微生物,不危险,是免疫和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需;

4.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接触土壤、牲畜,在家里饲养宠物,多与人接触,都有利于微生物多样化;

5.母亲和孩子都要确保饮食多样,有利于孩子肠道微生物多样化,并可能避免食物过敏;

6.家庭环境需要的是整洁,而不是严格少菌少尘甚至无菌无尘;

7.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要采取措施避免孩子被严重感染;

8.避免严重雾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化学污染对孩子产生伤害;

9.慎重使用抗生素;

10.除臭脚、香港脚、传染病不可忍受,老公、婆婆等家人或保姆带孩子时,邋遢点脏点你就忍了吧,对孩子可能是有好处的!

嗯,偷偷告诉你,第10条很重要,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呵呵!

我特别为它配张图: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我特别希望,育儿观念、卫生观念不同的夫妻、婆媳、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矛盾。

很多时候,大人们在孩子面前的争执、吵架甚至动粗,比疾病带给孩子的伤害严重得多。和谐和睦,是人类和微生物共处的原则,也应该是家庭成员共处的原则。

下面正式开始介绍79个知识,但要插播一个重要声明以下内容只为传达知识,不为指导医疗,不能照此治病。有过敏等症状患者,有任何行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

2

基本知识:卫生假说

知识01:家庭成员越多,孩子越不易过敏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一开始,英国科学家Strachan研究了17414名出生于1958年的英国人,发现在23岁时,有兄弟姐妹的人得花粉过敏的概率比较低;后来又发现,宠物等“家庭成员”,也有类似“功效”。

为此他在1989年提出一个假说:孩子在生命早期接触的微生物少,后期更容易得过敏性疾病。后来,不断有科学家验证、修正并挑战卫生假说;现在,卫生假说还在不断发展中。

知识02:感染寄生虫的孩子,不易过敏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02年,科学家对比了西方孩子(卫生条件良好、严格接种疫苗)和非洲孩子(卫生环境恶劣,感染寄生虫)的皮试结果,发现非洲孩子能更好抵御过敏性疾病。科学家通过严谨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这与非洲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细胞被寄生虫训练过有关。

知识03:农场里的孩子身体好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科学家发现,在农场里长大的孩子,很少得过敏或哮喘。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妈妈,都能更多接触微生物,这帮助他们的免疫系统更给力。进一步发现,怀孕期间和孩子一岁前,多接触微生物很关键;而长期持续接触牲畜、奶制品、动物饲料里的微生物,则更有好处。

知识04:灰尘和毒素,对身体有好处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5年,一个重磅研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科学家发现,农场里更常见的灰尘和细菌内毒素居然是让老鼠避免过敏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细菌内毒素,跟老鼠体内一个特殊基因互相配合,巧妙地避免了过敏机制被触发。

虽然是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但对人基本同理。

顺便说一句,研究里的内毒素是细菌脂多糖,很多伊尔女性网排毒,要排的应该有它。

知识05:太干净,皮肤接触的微生物太少,并不是好事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2年,有一个大规模的研究发现,家庭环境脏一点,空气里的微生物就会更多样,家庭成员的皮肤表面微生物也会更加多样化,这样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知识06:顺产的孩子,不易过敏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顺产婴儿能在出生时,从母亲生殖道获得第一批非常珍贵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定殖在孩子的皮肤、呼吸道、口腔、肠道等部位后,很快能给力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让他们不易过敏。

知识07:微生物不给力,身体的毛病不单是过敏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饮食、药物等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让人的免疫系统有不同的响应,或是超敏(过敏)反应,或是免疫缺陷。

而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一些变化,与胰岛素抵抗、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都有关系,可能促进代谢综合症,肥胖、糖尿病等问题可能就此发生。

知识08:卫生假说,说的是不要太讲究卫生的故事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很多过敏性疾病,特别是哮喘,发生在呼吸道。传统卫生假说,貌似主要关注微生物对呼吸道的影响。

现在,卫生假说或许可以拓展,用于解释全身各部位微生物生态带来的影响。在本文最后,我会尝试对此进行阐述分析(见知识79)

3

知识09:你的好坏细菌、好坏脾气,可能都会“遗传”给孩子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3年,美国科学家Gordon和同事通过在小鼠身上的实验,认为:家人对孩子微生物的影响可能是持续终身的;自妈妈传递给孩子第一波微生物开始,家庭成员(包括宠物哦)就可能将自身微生物源源不断传递给孩子;孩子成年后,体内的微生物结构与其他家庭成员最为接近。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全家人和全家人的微生物都要努力哦。

知识10:谢谢宠物和灰尘,带给孩子乳酸菌哦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家有宠物,室内灰尘也会多一些。有科学家发现,搭灰尘便车、住在灰尘上的细菌有很多很多,而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益生菌——乳酸杆菌。孩子在吃进灰尘时,能顺带吃进去乳酸杆菌哦,这样对早期肠道微生物的建立很有好处!

想象一下,无论是不是严重雾霾天,你在家里一直开着空气净化器,消灭了灰尘,但你把孩子的“乳酸杆菌食物”也给消灭了。所以,我郑重建议,空气净化器,只在严重空气污染天气使用。

知识11:和谐家庭,处处充满爱和细菌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4年,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有趣的论文。他们研究了N个家庭的门把手、卧室地板、厨房地板、厨房操作台、电灯开关以及人的手和脚,每个地方都累积发现几千种微生物(是所有参与家庭中发现的总和,单一一个家庭没有这么多),其中厨房地板、卧室地板和家庭成员脚上的微生物最接近。

科学家认为,和谐而健康的家庭,就是要充满微生物。

有爱、有微生物,如果再有科学理念?一个字,更健康!

知识12:亲朋好友多串门,交流感情,交流细菌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养有宠物,有更多孩子,都会增加家里的灰尘和微生物,这会让家里看起来不那么干净,但却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免疫系统正常发育,预防过敏的发生(当然,要特别注意,如果家庭成员已出现过敏症状,灰尘增加可能让症状严重)

而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往往也会让家里乱起来,但客人们带来的有益微生物,往往也是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的。

知识13:“脏一点”不代表不整洁。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当然,这是我要特别补充的:家庭环境可以脏一点,不代表不需要培养孩子的整洁意识。有效规整和收纳,整齐有序,这是对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培养,这是除了身体健康之外,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教育。

知识14:脏一点,但依然坚定拒绝二手烟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卫生假说,说生活环境可以脏一点,但这个脏,主要是能够让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起来。而二手烟创造的脏环境,充满化学物质,会毒害孩子,影响他们的健康。所以,我们宣传卫生假说,并不是没有原则地创造脏环境。

知识15:抗菌和消毒用品,节制,节制,再节制!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家里可以有一些抗菌抑菌制品,以备传染性疾病流行、家庭有人得病时使用,但日常不要经常给孩子使用。

知识16:别太纠结公共场所的卫生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我们不能避免要在公共场所给孩子换尿不湿,很多人总会担心卫生问题。其实你不必要纠结,该换就换,很多地方可能不会像飞机上的设施一样高级,但只要简单清洁,就可以使用。

带孩子到餐厅吃饭,不必要用消毒纸巾把桌椅擦遍,孩子这摸那摸了以后,简单洗个手,顺其自然就好。

知识17:带孩子多与大自然和土壤接触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呼应前面提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向很多国外的家长学习,带孩子多到大自然,多与土壤接触。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惊人,与它们多接触,对孩子多样性微生物生态的建立具有巨大意义。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去农场,要避免接触到动物粪便,里面可能有寄生虫卵。

知识18:对“臭男人”的“臭”可以有底线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这一点前面提到过,但我还是特别再说一下:孕育孩子,女人容易挑老公、公婆、保姆的毛病,特别在卫生习惯上,怀孕和养育孩子的女人的标准一般比其他人高。这时候很容易因为对卫生习惯和措施的理解不同产生矛盾。

好了,到这里对卫生假说的介绍先暂告一个段落,下面我来介绍共生微生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你可能会更理解卫生假说,同时也会更明白该怎样与微生物和谐共处。

4

基本知识:共生微生物

知识19:几千种微生物,时刻与你如胶似漆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人的消化道、口腔、鼻咽、皮肤、生殖道遍布微生物,它们种类繁多,比如:肠道里,有500-1000种!口腔里,超过600种!甚至母乳里,都有上百种微生物存在!

种类丰富的微生物无处不在,时刻与你如胶似漆,不可分割。它们绝大多数都不是病原体,很多还是你的朋友!

知识20:它们的数量超过100,000,000,000,000个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在你体内和体表,有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而你自己的细胞只有约10万亿个。不夸张地说,你并不是你自己,你是你和你的微生物的集合体。

魔性吧?这100万亿,我常弄错,会少写4个0。话说有一个神奇的国家曾发行过神奇的面值100万亿元的钞票,后面有N个知识要学,这钱给你提神醒脑用: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目前,100万亿津巴布韦刀(Dollars),约合人民币两块五。呃(⊙o⊙)

知识21:“你们的” 基因,99%以上是微生物的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你约有两万五千个基因,每种微生物一般有几千个基因,成百上千种微生物累加起来,有几百万个基因,超过人自身基因的几百倍!微生物的基因数巨大无比,它们强烈影响(甚至主宰)着你的命运。

知识22:形态多样的微生物,对你的好处多多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巨量的微生物,形态多种多样,而它们对你的好处更是多多:有些微生物帮你消化你自己无法利用的食物(如植物纤维),有些会帮你合成维生素,有些会帮你吸收矿物质,而有些则会帮你抑制致病微生物。

5

知识23:肠道里的微生物,举足轻重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对比其他部位微生物,肠道微生物被了解得最深入,也被发现确实有核心重要性。有一些激进的科学家甚至这样说:肠道微生物主宰人的健康。

知识24:它们甚至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的魔性关系,是这几年最令人振奋的研究发现。人的开心快乐、郁闷抑郁可能与肠道微生物都有关系,而儿童自闭症的发生,肠道微生物也脱不开干系。孩子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需要肠道微生物的参与。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黏液层”是第一道肠道(免疫)防线。

好细菌是确保这道防线坚固的中坚力量,它们利用膳食纤维,生成脂肪酸,保持黏液层的厚度,这样,一些能致病的坏细菌就无机可乘,不会伤害你的肠道,确保你的身体健康。

知识26:最坏的细菌,攻破肠道第二道防线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肠-血管屏障”是第二道肠道(免疫)防线。

肠道里的细菌进入到血液,往往代表有杯具的事情发生,后果比较严重。

坏细菌,比如伤寒沙门氏菌,会乘肠道第一防线不给力的时候,进攻第二防线。原本只让很小分子通过的屏障,抵挡不住坏细菌的猛攻,坏细菌通过血管就会抵达肝脏等地方。再进一步发展,说多了就都是泪了,人(上图中是老鼠)经历严重感染,有时候甚至会丧命。

知识27:第三道防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如果因为第一道防线不给力,第二道防线被攻破,抗生素作为第三道防线(注意,这可就不是人体自身的免疫防线了)可能就不可避免。但抗生素上阵,特别是一些广谱抗生素,可是杀敌一千但一定会自损八百的,干掉很多坏细菌的同时,很多好细菌也会阵亡,第一道防线会雪上加霜。

三道防线论,需要拍砖和探讨!

以上三道防线论,是我根据文献调研提出的。这样定义保持肠道健康的防线,靠谱么?以前有文献介绍过相同或类似的观点么?欢迎大家拍砖和探讨。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据表明,保持孕妇和孩子健康的根本,是要努力实现肠道里第一道防线能固若金汤。

知识28:别不把细菌生态当系统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细菌所构成的生态一般叫“微生态”,这个生态里的成员,基本上你肉眼都看不到,但它们的复杂度可一点都不逊色于你熟悉的热带雨林。雨林生态系统要健康,物种要足够丰富,食物链等系统运营要顺畅;而微生态里,细菌种类要丰富,竞争与互利关系同样至关重要。超强微生态,确保第一防线坚不可摧!

知识29:好细菌,偏爱吃素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第一防线里的好细菌,有吃肉的,也有吃素的,但吃素的会多很多。这些好细菌高高兴兴地吃素,将长的植物纤维分解,将短纤维转化为短链脂肪酸,能让第一道防线保持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的饮食结构中,增加了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的食谱更健康。

知识30:要有更多好细菌去拉拢中间派细菌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孩子多交上进的朋友,性格和行为不容易变坏;肠道第一防线里很多中间派细菌,也需要有好朋友(好细菌)的交往和鼓励:保持肠道黏液层细菌种类丰富多样,让更多有益菌跟中间派玩耍,中间派就不会像孤独的孩子一样变得烦躁,变得不开心,甚至会有过激行为。

重要提示:你要想方设法多养有益菌,不让中间派被坏细菌给争取走了。

知识31:坏细菌只会乘虚而入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第一道防线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把它与有坏孩子存在的地铁站台类比,人多这些孩子不会乱来;但如果列车把其他人都拉走了,坏孩子可能就会开始干坏事,乱涂乱画。而如果我们用抗生素等把肠道里的很多细菌都消灭了,坏细菌也会这样乘虚而入,干坏事,而且可能就很快会攻破第二道防线!

所以,不让坏细菌有乘虚而入的机会,最强大的办法是保持微生态平衡而稳定,好细菌多多,坏细菌动弹不了,就像站台保持人来人往,不给坏孩子乱涂乱画的机会一样。

知识32:马上开始改变细菌,一点都不会晚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改变肠道微生态,建立强大的第一道防线,并不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等待。饮食、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改变,都可以立即发生,肠道微生物的改善,也可以很快响应。比如,拥抱健康而平衡的饮食后,肠道微生物在几个小时内可能就会有可喜的变化。

读到这里,恭喜你掌握了关于微生物特别是肠道微生物的基本知识,下面我来聊聊在孕前和孕产期、哺乳和育儿期、儿童成长期,都有哪些知识需要特别了解,各个阶段我们都分别要注意什么。

6

孕前和孕产期微生物知识

知识33:孕育一个肠道微生物给力的孩子不容易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这张图,建议你好好看看,充分了解下决定孩子微生物好不好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上图看到,至少有九种因素会影响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多样化而健康的微生物,家长们要充分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知识34:孕妇的微生物给力,胎儿也给力!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怀孕期间,孕妇应该努力实现肠道微生物的多样化,孕妇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通过母婴屏障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有些科学家认为,胎儿很可能会从母体得到部分肠道微生物,也就是说,胎儿的肠道可能并不是完全无菌的,而这些微生物,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知识35:孕妇的饮食习惯非常关键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很多中国家庭给孕妇准备的食谱,充满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很不科学!一方面是营养过剩,孕妇和胎儿都会迅速胖起来,不利于顺产;另一方面,对微生物有利的营养不够,不利于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另外,孕妇因为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和胎儿占据更大的空间,容易便秘。这时候,更需要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并增加粪便体积,有助于防止孕期便秘发生。

知识36:再次力荐:你需要这本靠谱的膳食指南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孕期饮食无小事,别因无知误大事!

国字号营养学会,几十位权威专家,历经N年写的指南,一定比你道听途说的知识靠谱。

知识37:孕期科学营养,为孩子抗食物过敏打基础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孕妇在怀孕期间饮食多样,很可能帮助孩子从胎儿期即开始认识过敏原,帮助建立免疫耐受,避免孩子出生后的食物过敏。当然,这也一般都有微生物的参与,帮助消化长链条结构的食物,加工食物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相关的信号分子,微生物可能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哦。

知识38:孕期也可以凑热闹,多接触微生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我们的女性祖先,怀孕期间生活在大自然里,要参与打猎、劳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带着胎儿和大量的微生物亲密接触,有一些免疫机制会被保留下来,让孕妇、胎儿与微生物有有效地互动。

而一些现代中国女性,怀孕期间处处小心,连小区里正常的社交活动都不去参与,与微生物的互动缺乏,可能对胎儿发育没有好处。

知识39:孕期,一定慎用抗生素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虽然前面我们已经认真介绍了关于肠道健康第三道防线的知识,但关于孕期慎用抗生素这件事,我在这里特别再强调一下。

孕期,最重要是要用科学的生活、饮食方式确保微生态的平衡,让强大的微生物防线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扰。不到万不得已,孕妇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不要没有医生指导自己使用抗生素。

对普通人来说,抗生素对抗病原体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对孕妇,既要伤母体八百,更要伤胎儿八百!

知识40:孕期心情愉快,阴道细菌棒棒哒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这是一个魔性的研究,虽然目前只是在老鼠身上发现,但对人类有参考价值。美国宾州大学的科学家Bale和团队发现,焦虑的母鼠阴道里乳酸杆菌少,而乳酸杆菌是新生小鼠肠道里重要的有益菌。母鼠不能在生产的时候通过阴道把更多乳酸杆菌传递给后代,就会让它们更容易焦虑烦躁。而这一点,对雄性小鼠的影响更为明显。

所以,怀孕期间思想压力大,甚至有抑郁倾向,可能不利于阴道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会影响孩子出生时定殖的肠道微生物,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系统发育和性格。

知识41:阴道细菌,简单一点更健康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知识42:所以,顺产好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上面这张图对比了顺产(A)和剖腹产(B)对孩子接触阴道微生物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顺产的孩子能从母亲的产道中获得足够多的肠道微生物,有利于正常的免疫系统发育。

有些知识,你懂了,娃受益哦!

知识43:剖腹产孩子,在少年阶段易生病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顺产和剖腹产的孩子,生命早期的肠道微生物不同,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概率不同。科学家已经有了一些靠谱研究,我们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一个研究数据:剖腹产的孩子在少年阶段患过敏和肠道疾病的比例,都比顺产孩子高出不少。

经过上面这些介绍,想必你已经了解了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应该怎样保证肠道、阴道的微生物健康。下面这三个知识,则会帮助你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育儿时光:

知识44:哪些部位的微生物最重要?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微生物,生长在口腔、鼻咽、肠道、皮肤、泌尿系统等处,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它们先主要会从母亲的生殖道中来,而在发育成长过程中,饮食、周边环境和不同部位间相互迁徙,都会让这些部位的微生物发生变化。

知识45:哪些“第一次”不容忽视?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知识46:哪些肠道微生物成长知识必须掌握?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7

知识47:母乳喂养好,要多好有多好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知识48:母乳里微生物种类众多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母乳里有上百种微生物!这颠覆了很多人认为母乳中没有微生物的认识,这些微生物和母乳中有的低聚糖(益生元)一起,促进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正常生长。

现在,虽然添加益生元或益生菌的奶粉不少,但因为母乳中微生物和低聚糖的种类众多,模拟母乳的配方奶粉,仍然与真正的母乳有巨大的差别。

知识49:母乳喂养帮助孩子远离过敏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这个知识涉及复杂的免疫原理,请看图,不展开了。

知识50:母乳喂养让婴儿的鼻咽微生物更加多样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孩子喝奶的时候,有益微生物会进入鼻咽。有科学家发现,在婴儿6周的时候检查鼻咽微生物,母乳喂养的孩子鼻咽微生物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奶粉喂养的婴儿,而这样的多样性,对抗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51:妈妈的科学饮食,始终至关重要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知识52:塑造孩子给力的肠道微生物,你可能只有一年的窗口时间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从母乳喂养开始到添加辅食(固体食物),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时间,到一岁的时候,很多孩子的饮食可能就以固体食物为主了。这个阶段非常关键,是微生物生长的黄金时间,更是免疫、神经系统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微生态建立,至关重要。

知识53:最重要的窗口期甚至可能只有三个月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在2015年11月的一个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如果有4个属的微生物发生变化,孩子后期发生哮喘的概率就会增加。这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提示,或许对孩子意义重大的微生态建立时间窗口,只有短短的三个月?

不过,所有希望孕育超优宝宝的人都不要太担心,顺利度过窗口期的窍门其实就是拥抱科学,坚持母乳喂养、坚持母亲的多样性饮食、坚持创造良好的家庭微生态,孩子的健康,并不是那么难。

知识54:从添加辅食开始,饮食逐步多样化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在添加辅食之前,母乳主导孩子肠道微生物的建立,孩子的健康你交给母乳便是。而添加辅食后,母乳以外的食物对孩子微生态的建立开始变得重要。逐步开始在辅食中添加多样化的蔬菜、粗粮、水果,让孩子习惯于多样化的高膳食纤维饮食,有利于孩子肠道微生物多样化的建立。

具体的辅食建议请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知识55:零食、饮料、加工肉类等,可能毁菌毁肠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5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让食品工业界人士很上火。科学家发现,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乳化剂,会破坏肠道微生态。乳化剂会让肠道健康第一道屏障(还记得吧?)受到损伤,微生物与肠道上皮细胞的接触变得容易,就会侵害肠道,引起肠炎或其他代谢疾病。

知识56:早点让孩子抓吃食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正常烹饪的食物和基本卫生保证下的家庭环境,可以放心让孩子动手,甚至孩子偶尔抓起掉在地上的食物吃下去,也可以接受,而不要去责怪他们。

知识57:理性给孩子补充益生菌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益生菌是好东西,孩子如果腹泻,现在最好的药物之一是益生菌。

但也有它们的问题,作为外源补充的微生物制剂,很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另一个问题如上面这张图所示,那就是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非常多,单一或只补充几种益生菌,有时候并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知识58:膳食纤维是微生物最好的食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水果、蔬菜、粗粮,都富含膳食纤维,这些纤维可以被孩子的微生物利用,促进肠道健康。除此以外,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或果胶等益生元,也是优质的膳食纤维,可以融入孩子的日常饮食,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肠道微生物。

知识59:给孩子接种更多安全的疫苗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前面已经说过,能让孩子生病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并不多(特别是跟几千种和人共生的微生物比起来),而且对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人类都已经有了很多认识,开发了很多疫苗。

知识60:除了打疫苗,能少去医院就少去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你特别要知道,中国医院里,一般人很多,在拥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可能比较集中,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高。

知识61:太早使用抗生素可能影响一辈子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我再一次对第三道防线进行列示和提醒,特别说一下上面这张图。

2014年,《细胞》杂志介绍了这个在老鼠身上做的实验:给幼鼠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影响会长期持续,甚至终身。

知识62:危急情况使用抗生素后,要提前考虑怎样恢复有益微生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在医生指导下摄入益生菌,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补充益生元,可能都是值得尝试的。另外,更严重的肠道微生物受损,也有医生在用“粪菌移植”帮助恢复微生态。

下面,我在这节内容的最后,介绍一下对孩子的健康也至关重要的口腔微生物,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陈峰博士提供的专业建议。

知识63:别让坏细菌毁了孩子的牙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宝宝健康,拥有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必不可少。然而,根据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龋齿(蛀牙)的发病率竟然超过50%,也就是一半以上儿童的牙齿都遭到了口腔坏细菌的暗中破坏!

知识64:坏细菌是蛀牙的元凶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细胞》杂志子刊发表重磅研究成果:蛀牙儿童的牙菌斑的成熟发育进程,受到了产酸或耐酸优势细菌的干扰,降低了牙菌斑菌群整体的多样性,从而导致了“虫牙”的诞生。

知识65:监控坏细菌,提前预警孩子会不会蛀牙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既然是中国科学家的顶级研究成果,我多放编译自这篇重磅论文的一张图,多介绍一个知识: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随时对孩子的细菌进行监测,从细菌组成就可以看出坏细菌会不会让孩子发展出蛀牙。

知识66:糖,是元凶的最重要元凶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5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研究团队,建立了糖摄入与坏细菌的相互关联,发现蛀牙的潜在致病菌与孩子多吃糖就是关系密切。因此,想给宝宝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首先从保持宝宝口腔里的细菌健康吧!

少吃糖,多清水漱口!

知识67:早点开始刷牙,使用牙线。保证口腔微生物健康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糖、饮料、酸奶等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对口腔微生物的组成有什么确切影响?益生菌对口腔有好处么?答案是:我还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有科学家专门在研究这些问题,等靠谱的研究有了进展,我们会合作写科普告诉大家的。

8

知识68:严重肠道感染会伤害微生物。并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严重肠道感染,如假结核耶尔森(氏)菌感染,会让肠道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并让肠道微生物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负面影响持续的时间很漫长。

就像是经历了火灾的热带雨林,大火很快吞噬一切,但如果我们要恢复雨林的生态系统,需要漫长的时间。为此,我们要注意避免孩子被微生物严重感染。

我们很不容易建立起了强大的微生物屏障,但一次严重的感染就可能毁灭它们,而要恢复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不是补充一株益生菌,吃一点益生元那么简单,涉及到很复杂的生态系统重建。

这个知识相当重要,为此我多提醒两句:

知识69:从鼻咽细菌组成,可以看出孩子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2015年,科学家通过分析孩子鼻咽微生物的组成,发现婴儿的鼻咽微生物的组成不太复杂,由6个属组成,但具体由哪些种类构成它们,决定了孩子是否容易被感染以及感染的严重性。

知识70:要杜绝孩子吃到腐烂腐败的食物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食物不宜放置过长时间,就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也不一定靠谱。我们创造微生物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可以大大咧咧一点,但避免孩子因为吃了腐败食物而被严重感染这件事一定需要认真和细心。

知识71: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做好必要的应对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知识72:家里有人得感染性疾病,孩子要做好隔离保护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但如果家庭中有较为严重感染的大人或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做好一定的隔离保护,也是必须的。这些措施包括避免近距离接触,避免交叉使用餐具,短期内使用抑菌产品等。

知识73:伤口要及时消毒处理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正常情况下,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不会造成孩子感染。但如果受外力所伤,出现了伤口,那么空气等环境中、孩子皮肤上的一些坏微生物会乘虚而入。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破损伤口,尽快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处理。

但需要特别提示:有些破损伤口,消毒后,是需要敞开的,不宜包扎,否则容易导致细菌在封闭环境中过度生长,从而加重伤口感染。这种情况,到医院找医生处理是必要的!

知识74:严重雾霾,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孩子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上面我们提到空气净化器,我并不推荐家庭里一天到晚都开着它。但如果是在污染物爆表的严重污染期间,我建议家长们要让孩子尽可能不出门,并开启空气净化器。严重雾霾,能伤害孩子的并不是微生物,而是高浓度的化学物质。

知识75:避免工业和汽车尾气等伤害孩子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美国有科学家就发现,住在经常有大卡车经过的公路旁边的儿童,有过敏或哮喘疾病的比例很高。肮脏的尾气、有毒的废气,是伤害孩子的元凶,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孩子的共生微生物足够强大,也发挥不了作用。

我已经洋(mò)(mò)(jī)(jī)向大家介绍了75个知识,看到这里的父母,都值得我为你点赞!

9

知识76:落后地区的微生物和寄生虫,依然是威胁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所以,既然我们已经发现微生物是卫生的主角,那可以提出一个能平衡“及其不卫生”和“太卫生”的环境中,应该怎样让孩子得到微生物生态平衡的新假说甚至理论出来么?

知识77:卫生假说本身确实还有很多挑战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最近,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过敏和哮喘等疾病有下降趋势;而在拉丁美洲的一些落后地区,卫生条件没有改善,相关疾病却也在上升。这可能不能单纯用卫生假说来解释。

传统的卫生假说太关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和卫生之间的联系(请参考“知识08”),而当我们陆续揭开共生微生物的秘密,发现卫生、微生物与大部分器官和相关疾病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所以,被挑战的“旧卫生假说”和新发现、新假说或许能做一个整合。

知识78:微生物生态平衡,或许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知识79:和谐微生态假说?

“太干净,易生病!”博士老爸写的79个家庭卫生保健知识,颠覆你的认知

我冥冥之中觉得“和谐微生态假说”或许能把我上面介绍的所有知识都给归纳总结了,所以就做了上面这个图出来,作为这篇超长科普文章的压轴知识。具体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上图,就不展开说了。

-END-

来源:热心肠先生说(GutSir2018)--写科普的生意人,做生意的科普狗;热心+搞肠道健康+几乎已是大叔;曾经的清华生物男,退学免疫学博士生;努力只分享靠谱,不卖弄高深.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6月中国厂商出海收入30强榜单公布:腾讯排名下滑 掌趣科技、易幻网络跌出榜单

6月中国厂商出海收入30强榜单公布:腾讯排名下滑 掌趣科技、易幻网络跌出榜单

中国网科技7月30日讯(记者 李婷)市场研究机构App Annie近日发布2020年6月中国厂商出海收入30强榜单,FunPlus(趣加)取代[详情]

凯迪拉克怎么了?

凯迪拉克怎么了?

题图:GM authority随着 2020 年新冠疫情逐步趋稳,很多事已经没法再让疫情背锅了。先是跌入谷底,再是触底回升,上半年国内汽[详情]

运载火箭可用固体燃料 美再为韩国研制弹道导弹“松绑”

运载火箭可用固体燃料 美再为韩国研制弹道导弹“松绑”

据韩联社首尔7月28日报道,韩国7月28日宣布,根据与美国达成的新导弹指南,该国已能研发使用固体推进剂的火箭。他在新闻发布[详情]

意大利餐厅服务员确诊 追踪发现某些顾客留假信息

意大利餐厅服务员确诊 追踪发现某些顾客留假信息

欧联网7月30日电,据欧联通讯社报道,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卫生部门28日通报,当日该地区新增确诊病例29例,那不勒斯省维科·埃[详情]

元晟溱:柯洁很有才能 他与李世石风格相似却不同

元晟溱:柯洁很有才能 他与李世石风格相似却不同

韩国棋手元晟溱九段  据韩国乌鹭网报道,韩国棋手元晟溱在1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世界超一流棋手的水平。在20岁中期[详情]

contact us

Copyright     201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