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陈情令》而大热的男明星王一博发微博称自己被多人电话骚扰,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已经到了不得不换手机号的程度。
随后,王一博所属的经纪公司乐华替他发了声明。内容呢,其实也不过就是“必要时提交给相关部门”“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请大家理智追星”这种没啥实际震慑力的话。
结果,就有一部分其他艺人的粉丝开始嘲王一博“不愧是乐华太子爷”,自家爱豆被泄露信息时乐华不闻不问,一到王一博出事就发声明。
乐华发声明后的ky发言,也侧面反映出当今娱乐圈私生行为的泛滥
说起来确实也挺惨的,这些艺人里,有被跟车的、被蹲酒店的、被扒门的……桩桩件件,有理有据。让不追星的普通人直纳闷:这饭圈的私生行为,是有多普遍?
“我能让肖战在机场卑微等待”
不但普遍,而且非常猖獗。
在王一博发微博后不久,就有小道消息传出他的新手机号又被卖了。
而这似乎已经不是王一博第一次因为私生饭换号了。据老粉回忆,早在两年前,就有人闯进赛车场以命相逼,要他的手机号。
这次手机号泄露后,人们搜索“王一博 sjh(手机号的拼音缩写)”发现了不少真假莫辨的粉丝记录下给他打电话的情景。
“为王一博打电话”的粉丝,似乎完全没想到这样的举动会让他本人“不高兴”
看这样子,王一博这一天是真的接了不少电话。
在其中一个版本中,王一博还苦苦央求了半分钟“告诉他们不要再打来了好吗?”
从描述中来看,这些粉丝还是把打私人电话当成是跟偶像亲近的方式,就跟偶遇时签个字合个影一样简单,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困扰到了心心念念的“哥哥”。
私生行为中,最常见的,也因为太过普遍而被合理化了的一种,还是粉丝接(送)机。
接送机说来轻巧,但它的起源,本来就是明星的身份证号被卖,粉丝才会通过黄牛确切地知道明星坐了哪一班飞机。就连上面粉丝爆料的来源,也是“朋友圈里的黄牛”,而黄牛到底是怎么出现在粉丝朋友圈里的,就禁不起细想了。
然而对于这种程度的打扰,大多数明星还能接受。有时候,在一片混乱中明星还会制止粗暴对待粉丝的安保人员,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作“宠粉”。
一般来说,送机送到机场安检口,满足了粉丝渴望亲近的一厢情愿,也就差不多了。如果粉丝还买了跟爱豆同一班、同一舱甚至同一排的座位,就已经稍显恐怖了,但私生饭们,永远还有更加令人窒息的操作。
还是王一博,这次的事件让不少粉丝回想起了被著名私生饭“屎姐”支配的恐惧。
据粉丝控诉,这个屎姐的主要战绩,就是买王一博旁边的座位,让王一博闻屎。
这种闻者伤心见者落泪的魔幻操作,让屎姐一战成名,成为拥有自己bot记录迷幻行为的私生饭icon,也让粉丝感慨“王耶啵实惨”。
作为今年夏天大热的偶像,肖战的个人信息自然也在被倒卖的行列之中。
更惨的是,掌握了“身份证号+手机号”,不管是不是本人,都能通过航旅软件进行值机,肖战就因为被人取消值机,以至于耽误了行程。
这件事还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疑似肖战取消值机事件中罪魁祸首的人,还发朋友圈认领了这件事。
这种得意洋洋的口气,属实让路人冒出满头问号:肖战登不上飞机对你有啥好处?你不是爱他吗?为什么还能做出这种事?
这时候,饭圈女孩往往要祭出一条金科玉律:私生不是粉丝。
这是“成名的代价”吗?
王一博手机被泄露引起广泛关注后,微博上有网友写文,以明星的第一人称视角描述私生饭的行径,传达出了堪比恐怖片的绝望。
而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文中的种种情节并非杜撰,是糅合了中外多个明星被私生打扰的真事,是字面上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每一处耸人听闻的细节背后,都有一个被私生饭伤害的明星。
但很遗憾,能够这种小故事被震撼的,本来就是不会去购买明星信息的正常人。要指望私生饭能感同身受,实在太难了。
而娱乐圈的生态好像也越来越恶劣。曾几何时,明星防备的对象还是狗仔,似乎躲过长枪短炮,在家拉好窗帘就能安全。
如今,即便是再深居简出的明星,也不可能不用手机,出门就搭乘私人飞机。
除了行程,各种账号只要你有,黄牛就能卖。
更何况,就算找不到明星本人,那么家人呢?
这种事件不胜枚举,旁观者看着都头皮发麻,被泄露信息的明星本人更是不堪其扰。
这些荒唐事件,也让不少人也产生了疑惑:
跟疯狂的私生行为比起来,明星们的反应也过于客气了吧?
事实上,对于明星来说,一方面,不愿意让喜爱自己的粉丝寒心乃至脱粉;另一方面则是,即使表现得强硬,也并没有什么作用。
你刚或者不刚,黄牛和私生就在那里。只要这种需求还在,个人信息就永远会被倒卖。
饭圈有句话叫“糊是最好的保护色”,但在信息泄露倒卖的产业链面前,却并不存在什么保护色。
不论是顶级流量——
老牌歌手——
还是畅销书作家——
无一例外,所有的人都在裸泳。
从前说“成名的代价”,往往还只局限在个人生活被讨论、被指指点点的地步。
后来,依赖粉丝经济的爱豆也或多或少接受了“不能谈恋爱”“配合营业”的游戏规则,但如今,似乎连“被私生骚扰”也要被写进“成名须知条款”里了。
然而,明星被私生饭骚扰事件频频发生,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只是隔岸观火,觉得“这明星好惨”这么简单。
没人能置身事外
明星信息被倒卖,只是个人信息倒卖黑色链条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只要这链条不斩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私生饭”。
2017年,浙江宁波发生了一起“前男友入室杀人案”,女子赵某被前男友杀死在自己住处。令人痛心的是,这起悲剧本可以避免。
分手后,况某一直找不到赵某,就与朋友罗某一起,找到传说中“有门路”的一家手机店老板。
况某向手机店老板提供了赵某的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以及2000块钱好处费。后者通过民警詹某查到赵某的住址,詹某还“买一赠一”提供了赵某的开房记录。
对此一无所知的赵某,被随后赶来的况某带着刀上门杀死。
最终,詹某和手机店老板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缓刑一年半和有期徒刑四年,杀人的况某被判死刑。
除了机构内部人员泄密,黑客窃取信息也是信息泄露一大源头。
据报道,被骗致死的山东女生徐玉玉,个人信息就是被黑客所泄露,然后流到骗子手中的。家庭本就不富裕的她,被电信诈骗骗走全部学费后,一时难以承受这样大的打击,心脏骤停离开了人世。
徐玉玉案,也成为2017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之一。2017年6月,最高法、最高检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
泄露公民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面临着相应的处罚。
然而举目四望,身份证泄露被成为公司法人、银行卡被盗刷、火车票账户被盗的事件,仍然比比皆是。
网络上早已形成了一个盗取、交换、买卖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我们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其实早已经被悄悄的扒光,然后放到了橱窗里成为了任人挑选的商品。
在个人信息泄露的狂潮下,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从现实中的熟人,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多少人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只要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这道黑色链条不斩断,就永远会有下一个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