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战争电影一般有两种主题模式,一种是表达小英雄历经磨难终成大器的成长主题,另一种是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探讨战争给儿童带来的身心伤害,表达生命的主题。
01
英雄主义,成长主题
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嘎子在战争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影片塑造了一个在战火中痛快抗敌的小八路军形象,失去亲人的嘎子在战争中找到了释放仇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与此同时,嘎子的生活还充满了童真童趣,与老罗叔一起卖瓜、跟小伙伴摔跤等等,嘎子的经历展示了儿童如何在战争环境中快速而健康地成长,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和教化作用。
在英雄主义的表达上,《小兵张嘎》开辟了一条与同时期的同类影片截然不同的路径。《小兵张嘎》创作于我国的“十七年”时期。此间,我国的政治思想高度统一,人们回顾既往的反侵略战争怀有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心理,战争题材的电影往往倾向于崇高历史书写和革命精神礼赞。这一阶段的儿童战争电影如《红孩子》、《鸡毛信》等大多将儿童塑造成完美的少年英雄。而《小兵张嘎》却另辟蹊径,塑造出了一个有缺点、不完美的小英雄。例如,摔跤输给胖墩儿的嘎子在情急之下做出了咬人的举动。这一行为显然不符合一般英雄主义作品塑造高大全英雄人物的套路,但这一小缺点却将孩童的天真莽撞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嘎子的小英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使英雄主义的表达更加真实自然。
在表现成长主题时,影片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手枪。电影通过表现嘎子前后对待枪的不同态度来暗示其成长使命的完成。嘎子第一次得到的枪被区队长收回了,他心中满是不平。此时的嘎子尚未理解遵守部队纪律的重要性。后来嘎子再次得枪并将其藏了起来。不久嘎子被捕,直到获胜后才得以与战友们团聚。此时的嘎子主动向区队长坦白自己犯了藏枪的错误。这一举动看似微小,实则意义非凡。嘎子主动交枪的行为说明其实现了精神觉悟上的质变,他已经认识到革命战士要服从组织的安排。至此,嘎子的成长真正完成。
02
人道主义,生命主题
与《小兵张嘎》不同,电影《伊万的童年》从人道主义出发,讲述的是生命的主题。影片塑造了一个在硝烟中身心俱损的小侦察员形象。战争不仅伤害了伊万的身体,还摧残了他的心灵。他讲话口吻刚硬,行事比成人还要镇定,完全是一副被战争摧毁了童真的模样。这样一个被战争异化了的孩子即使迎来了和平年代也无法在其中生存下去,这是战争带给儿童最致命的伤害。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表现战时的苦难生活,还将思考延伸到了战后,其反思之深刻可见一斑。
影片从人道主义出发,着力表现伊万所接受的危险侦察任务与其儿童身份的不相匹配。尽管背景环境是战争,但在导演的预设语境中,伊万却不是一个战士,而是一个理应得到承认庇护的儿童。一个儿童承担起本不该由他承担的责任,无所谓正义或非正义,面对幼小生命被战争无情伤害的事实,观众感受到的不是保家卫国的光荣,而是心痛和惋惜。在这里,个体承担时代责任的英雄主义神圣话语被消解殆尽,剩下的只是人道主义层面的对于战争伤害无辜儿童的深深谴责。影片结尾,苏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当苏军攻克柏林时,哈尔采夫上尉发现了伊万的档案,原来他早已被敌军处以绞刑。影片在胜利之时将伊万的死讯公之于众,表达出对于战争的强烈质疑和批判。
可以推想,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伊万绝不是个案,而是有一批被战争摧毁了童年的孩子在残酷的现实中苦苦挣扎,他们或死于战争,或幸存下来却带着永久的精神创伤。一个民族为战争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虽然最终取胜,但这样沉痛的胜利又有什么值得欢庆的?面对战争,人类应有的态度是反省和拒绝。
电影《小兵张嘎》与《伊万的童年》分别作为中、苏儿童战争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各自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我们重新审视这样两部电影时,不能简单地以今天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来对其做出评判,而是要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相结合。我国近代以来的战争伦理观念,“十七年”时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话语背景,共同塑造出了这样一个小英雄在战争中快速成长的传奇故事,而苏联历史上的人道主义传统、影片诞生之时的“解冻”思潮则共同缔造出了一个战争伤害儿童心灵、夺走儿童生命的悲剧故事。这两种思路无所谓孰优孰劣,它们属于儿童战争电影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思想启迪。
排版|鸽子
审核|希骥艺术宣传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