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易烊千玺救活了流量电影,还是《少年的你》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流量明星的流量是真的?
从《上海堡垒》1.2亿到《少年的你》七天破8亿,流量明星和流量电影在2019年经历了一场奇幻漂流。
一个非常常见的论调是:《上海堡垒》票房惨败→流量电影好像不行了→《诛仙1》票房超预期→流量电影被关上的门又打开了→《少年的你》票房口碑双爆→流量又行了。
这场奇幻漂流中的一个重要主角,当然是易烊千玺。
易中天在微博发布长文点评电影《少年的你》:“我给《少年的你》92分。”而易烊千玺的表演,“找不到可挑剔之处”。
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鹿晗。之前有大V爆料称,某流量因为不愿意素颜和剃寸头,所以拒绝了出演《少年的你》,《少年的你》的出品人侯小强点赞后迅速删除。
表面看,这是一场新旧流量之争,但本质上却是提出了对于流量电影和流量明星的拷问:到底是流量电影已死、还是流量明星不能打了?
流量明星和流量电影的关键词,都是流量。从追捧到看淡,流量正在急速贬值,是事实,流量电影不死,流量明星依然带货,也是事实。
用《上海堡垒》来否定“流量”,或者用《少年的你》去支持“流量”,推导过程都过于简单片面。
流量依然在,但流量起伏的磅礴浪潮,早已变幻了风向。
流量失灵?流量回暖?2019流量奇幻漂流
流量已死?
或许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流量明星还是流量电影,割韭菜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IP+流量明星为经典配置的流量电影,曾经是有效过的。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为其拉开序幕, 2016年的暑期档达到顶点:吴亦凡的《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均在口碑彻底扑街的情况下斩获3亿+票房,鹿晗主演的《盗墓笔记》票房突破10亿。
但随后流量遭反噬的时代也迅速到来,明星云集的《爵迹》、粉丝“锁场”保排片的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接连未达预期。
业界突然发现,原来流量明星的核心粉丝并没数据显示的那么多。
正是在流量发生拐点的2017年,《上海堡垒》官宣鹿晗加盟。
这部花了6年时间打造的国产科幻大片在2019年暑期档上映后,并没有延续年初《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上映首日,票房破5000万,但片方没想到,这一下已经几乎耗尽了鹿晗核心粉丝的洪荒之力,而影片最终票房1.2亿。
导演随后的一篇采访,再次将箭头指向鹿晗。
就在鹿晗是否该为电影扑街背锅的争论声中,中秋档的《诛仙1》来了。
主演《诛仙1》的时候,肖战的《陈情令》还没有上,程小东显然不是为了流量请他演出张小凡,但从结果上看,影片再次验证了流量电影的成色。
最终《诛仙1》没有如许多人预想中走向滑铁卢。
上映前舆论对选角的吐槽、对宣传海报中造型的揶揄,都没有阻挡这部电影在上映首日拿下1.42亿,两日突破2亿,即使影片进入工作日后票房迅速滑坡,但最终破三亿票房,还是让这部投资5000的电影,在上映初期就收回成本、走向盈利,完全达到商业预期。
流量电影和流量明星的2019奇幻漂流,在这里逆转,而整个业界当时绝不会猜到,更大的逆袭还在后面。
这个10月,《少年的你》在上映前三天宣布定档,在几乎裸发的情况下凭借豆瓣开分8.7、猫眼开分9.7的超强口碑迅速开启票房胜势,直到今天,这两个数字依然保持在8.4、9.5。根据灯塔专业版,其其正面评论比例达95%。
而在票房7天破8亿后,猫眼的最新票房预测为12.8亿。
故事被一位少年改写。
流量2.0时代最大变量:流量演技值!
如何理解这场流量电影或流量明星主演电影的票房奇幻漂流?
业界已经提供了各种计算复杂的公式与维度。
我要给出的算法却非常简单:流量演技值。
简而言之,流量明星在电影中的演技越强,影片的口碑和票房越高,反之亦然。
需要说明的时,演技很难有标准判断,这里的演技强弱,主要取决于观众综合意见。
仅以今年三部具有代表行的流量作品来看,《上海堡垒》遭遇的演技质疑最大;《诛仙1》的演技争议最大,但总体来说肖战的演技被认为至少是及格,孟美岐则遭遇一定程度的演技质疑,但还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那么《少年的你》呢?
某种程度,《少年》就是易烊千玺的演技成人礼。
一个流量到一个演员的转型,可能要比一个素人到一个流量或演员的转变还要难,因为观众先入为主。
流量=烂演技,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无需辩论的结论。
而《少年的你》又是标准的演技电影。
导演曾国祥极其注重对人物对情感的细腻处理,加上多处特写镜头,使得影片跳出了国产青春片的熟悉套路,带来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冷冷直视,这所有的一切,最终会落在男女主头上:如果小北和陈念任何一个人物塑造不成功,电影都是失败。
周冬雨的角色难度也很大,但她到底有影后的底子在。
而易烊千玺必须从剃寸头、化脏妆、学抽道具烟、被人狂扇耳光开始,一点点放下偶像包袱,拿出和影后棋逢对手的演技实力。
最终的演技表现你们都看到了,如果说粉丝还自带滤镜,公认的演技派张译的评价应该说明了一切“千玺这是我第一次见你,好棒!好棒......”
编剧张冀的评价是:易烊千玺你是一个演员,不是一个偶像。
这句话其实说的不对,四字弟弟既是演员,也是偶像。
只不过经历了演技蜕变,他已经成为流量2.0时代的合格偶像。
这个时代的偶像要求是:演技派的流量和流量化的演员。
如果将统计幅度拉开到最近三年,这个结论依然成立:演技值和流量电影的口碑票房,构成统一。
这一法则仅在少数情况下会因为意外失灵,例如李易峰完成演技蜕变的《动物世界》,但前提是该片刚好碰上年度爆款《我不是药神》,最终票房未及预期,但在第一部的口碑护航下,第二部海报依然出炉。
这场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影视工业的一场自我梳理:从演员和偶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到逐渐清晰。
流量明星带流量确实厉害,但绝大多数流量是缺乏演技支撑的,但路人观众不会一直被忽悠,所以路人观众一明白过来,流量电影就开始频频翻车。
但输掉的只是流量明星的演技吗?
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到很多片方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那些烂片是没有竞争力的。
尤其是某些自以为能靠流量带货的水货,实际上从头到尾都是镰刀,伸出去就给现实票房打断腿。
可是流量明星演技不佳的那些电影,和电影品质不佳的电影屡屡完美相逢,只是巧合吗?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一部连流量明星演技都不做出基本要求、或者没能力保证流量明星基本演技的电影,如何相信电影的其他环节能够达标呢?
在一次次票房惨败中,流量明星的确只是成为了那个最显眼的背锅侠。
流量不死,只是换了游戏规则
流量只是一个因子。
如何理解“流量”这一因子在《上海堡垒》的失败、《诛仙1》的回暖和《少年的你》的大胜中发挥的作用,才是关键。
事实上,在国产影史上,真正意义上仅靠着“流量”大卖的电影,只存在了短暂的一瞬。
这里的机缘巧合在于,以归国四子为代表的初代流量和IP电影的崛起,几乎完美相遇,一大批演技相较单薄的高人气小鲜肉做主演,再配以大ip+大制作的电影,在2015、2016年推出市场,在短暂崛起后迅速进入全面扑街。
这些变化的发生背后,一是影视市场迅速回归理性,观众品味快速提升,市场变成了口碑市。
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偶像市场重构,新一代流量不断涌现,流量明星的核心粉丝被摊薄,不再存在凭核心粉丝就在市场呼风唤雨的顶级偶像。
“流量”,不再是能决定电影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于是流量2.0时代的偶像终需面临同一个问题:流量之外,我是谁?
流量是一个伪命题吗?
不,流量绝对不是虚幻,这个模式本身是存在的,尽管数据普遍有点水分,统计口径也非常模糊不清,核心粉丝数量更是一个神奇的谜团,但仅仅从《诛仙1》到《少年的你》的屏摄风暴就能看出,粉丝的票房贡献力和口碑护航力不是空中阁楼。
那你以为我在认定流量有理吗?
不,我只是觉得除了极少数头部顶流(一二代算一起不到20个)外,其他流量明星的效果都是严重存疑的。
而且即使是易烊千玺、鹿晗(对,他当然依然是)这样的顶流,也改变不了一部电影的命运,绝大多数人都搞错了流量的因果。
在多数人眼中,流量明星的意义是卖货——是创造票房,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号召力把票卖出去。
实际上并不是,流量明星或者流量电影只是一个巨大的话筒,它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
这件事就跟网红带货一样——带货的重点,在货不在人。
最核心的,依然是产品。
电影本身要硬,然后才是带流量的明星,这两点成立的情况下,电影才可能成功。
说难听点,《少年的你》这样的电影,给谁当主演,只要演好了,都卖的不会差。
但易烊千玺来演,卖得会更好。
因为他的7000多万粉丝不是来当摆设的,爱豆拼命营业了,粉丝也是要拼命为爱豆打call的。
好的流量作品,是流量和作品的共赢。
可以说,遇到好电影,流量明星起到的是催化剂和放大镜,遇到烂片同理。
前者催化出的是澎湃口碑和势如破竹的票房。
后者催化的是澎湃的吐槽和一蹶不振的票房。
流量在这个故事里,其实是把双刃剑。
想想看,顶级流量易烊千玺+开挂一样的演技+突破性的国产青春片+绝对够硬的品质,这些东西叠加在一起,刷出10亿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反之,顶级流量鹿晗+勉强及格的演技+观众要求本来就高的国产科幻片+绝对还不够硬的品质,失败也一点都不奇怪。
再说的极端一点,易烊千玺来演《上海堡垒》,电影能赢吗?鹿晗如果演了《少年的你》,会输吗?
未必。
整部片子从剧本到制作都bug不断,即便找个影帝来演,也改变不了烂片的本质。
易烊千玺这样的好演员,是电影加分项,但也不是唯一加分项。
“流量”这个点,只是错误地成为了焦点。
所以流量明星可以带得动电影吗?答案就是:电影产业的眼球经济属性,决定了它绝对无法无视流量的存在;但另一方面,电影的核心,是产品,也就对流量明星提出了更高的演技要求,如果流量明星把电影演扑街了,那是绝对赢不了的。
流量不死,只是游戏规则改变,当国产电影向质量导向转变, “流量”要素依然存在,但再重要,也没品质重要。
对于流量明星来说,如果后续没有作品跟上,也很难站稳脚跟。流量草莽时代不可复制,等待他们的是一个更注重实力的规范化江湖。
在近日的一次采访中,当问到流量明星这个话题的时候,易烊千玺表示,自己“曾经想过(撕掉这些标签),但是后来想的时间长了,觉得不急。”
他觉得需要用实力和作品来证明自己。
易烊千玺说到点子上了。
流量可以为好片锦上添花,也可以为烂片雪上加霜。流量的存在并不足以让电影逆天改命,
流量+演技+硬品质,才是流量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当《少年的你》票房破八亿,能说是易烊千玺救了流量电影吗?我的答案是:
只是《上海堡垒》让流量电影丢的脸,《少年的你》都挣回来了。
而流量2.0时代的合格流量明星,就该是易烊千玺这样的少年。
从这个意义上说,易烊千玺们的确拯救了流量明星,因为他们证明了——演技不好,也是一种偶像失格。
这场流量奇幻漂流注定继续下去,流量代代相传,故事总要继续。
套用《少年的你》的台词,这世界上就两种流量,没本事被欺负的流量,和有本事的流量。易烊千玺,当然属于后一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