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柏林电影节的退出,上映延迟等一波三折,万众瞩目的《少年的你》终于上映。
豆瓣评分更是拿到了8.4分的高分。
然而,细品之下,这部片个人感觉实在承担不起如此盛誉,不止一人对此失望。
首先,我们来看,本片选用了当下青年导演最热衷于拍摄的校园主题片,更是采用了校园暴力这么个能引起社会关注的选题,选题倒是十分新颖。
但是,校园暴力只出现在了电影的前半段,后面进行的就不仅是单单的校园问题了。
我明白导演的用意是想通过激化矛盾来将剧情走向推向高潮。可是,这已经上升到了刑事案件的高度,后半段基本都是在演一起案件的发生,令人胆寒。
除了镜头,演员,服装在提醒我这是一部青春校园片,我差点以为是在看一档普法类节目。
其次,我们来看整部片子的视听语言方面。单从镜头上来讲,本片特点显著,镜头时长都非常短,这就显得人物表达苍白无力,后半段没想到,镜头切换更加快了,显得剧情就越来越赶,都快成快闪了。
也许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也许是片子的删减做的太多,导致了想表达什么表达不出来,想进行剧情却又显得紧凑而臃肿,比上课时听老师讲课的ppt还云里雾里,令人捉摸不透。
本片景别设置也比较厉害,大量的特写镜头,这就严格考察了演员们面部表情的表演功力了。
四字弟弟暂且不说,金马影后啊,周冬雨哭了,周冬雨又哭了,大量哭戏,容易审美疲劳啊,看到最后都麻木了,人物的情绪被周冬雨大量哭戏的特写给强行弱化了。
所以本片对于情绪的带动对于我来说是麻木的,能引起共鸣的也只有开头的那满怀期待的一小段而已。
而且,不得不说,电影没让我的情绪跟着电影走,看到最后,我也没搞明白,到底想表达些什么。
说是青春爱情片吧,又不是,它没有《情书》那么纯粹;
说是刑侦片吧,也不是,讲了校园欺凌,结果最后那个欺凌别人的反被杀了。
想探索人性吧,一群不经人事的少年们一切都未知,何来所谓的人性可谈,也就谈不上对人性的阐述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剧中人物的设置。
你看,施暴者叫魏莱,同学叫李想,警察叫郑易。
可是,“未来”有罪行,“理想”有妥协,“正义”有责任,这一切的一切不显得刻意吗?
这不禁让我从剧情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然后,剧中说教意味是否太浓厚了,合着警察平时没啥工作,专门跑来说教吗?这就是本片警察的作用,甚至电影的最后,还要强行加上一段主人公对制止校园暴力的呼吁,刻意又尴尬。
不得不说,导演从前几部电影来讲,是个把握人心,会讲故事的高手。可这一次,也许是想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
故事,讲砸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