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5年,秦国著名的宣太后逝世了。同年九月,魏冉也被解除了所有职务,返回了封地陶邑养老了。
这两人离开秦国的政治舞台,对秦国来说是一大损失,尤其是白起伯乐魏冉,这辈子对于秦国可谓是劳苦功高。兢兢业业地把秦国打理得蒸蒸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提拔了白起。
没有魏冉,白起这颗将星不知道何时才能升起?把白起的成绩从秦国的功劳薄上抹去,秦国的统一之路又不知道还要多走多少年?可以说,秦灭六国,其功之七八在昭王一朝;而昭王一朝,其功之七八又在魏冉。
魏冉当政四十年,向东秦军突破了函谷关,将触角伸到了洛邑,向南将汉江平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这光是版图上的意义,更重要是战略上的意义,自此,秦国才真正纵横天下,否则,始终只能窝在关中平原。
魏冉当初耗尽心血把自己的外甥扶持上位,虽然晚年被夺了权柄。但是他掌权40年,最后依然还能得以善终,这是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因此,魏冉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生赢家了。
在魏冉走后,范雎开始辅佐秦昭襄王逐步实施他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思路。首当其冲的还是韩魏二国,因为秦国的思路变了,再也不吃你那墙头草的那一套了,反正就是要往死里打。
无奈之下,韩魏只好硬着头皮去扛,但是,毕竟实力相差太多了,扛也扛不住。
公元前268年,秦攻魏,占领怀邑。
公元前266年,秦攻魏,占领邢丘。
公元前264年,秦攻韩,白起拿下了韩国重镇南阳地区(河南修武地区),将大军挺进太行山脚,封锁了太行山道。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白起再次拿下韩国重镇野王(河南沁阳地区),彻底将韩国南北分割,南边的中原地区和北边的上党地区被拦腰截断。随即秦军北上,准备吃掉已经孤立无援的山西高原的西南角,上党高地。
秦国拿下了野王,将韩国南北截成两段。就在秦军准备北上之际,韩国上党郡的最高领导冯亭和一众官员觉得不能便宜了秦国这只狼,打算把上党地区白送给赵国。
冯亭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一来韩国本土是靠不住了,等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二来赵国在黄土高原的领土比较完整,而且赵国还曾经打破秦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过,实力比较强劲,不像魏国自身难保。
更为重要的是,冯亭明白上党地区对于赵国来说意义同样重大,要是秦国占领了这块地,赵国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比如早些年,阏与之战之初,赵国那么被动,就是因为韩让出了上党高地。赵国应该不会坐视不理。
不得不说冯亭考虑得很全面,但由于秦国这个恐怖分子的名头实在太响了。所以赵国针对是否接手上党地区还是有分歧的。
此时赵国的领导人是刚刚继位不久的赵孝成王,他向赵豹征求意见时,赵豹建议他不要惹事,毕竟秦国不是好惹的。韩国这么做,是想要我们来背锅。
但是,平原君赵胜却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必须要马上接收上党,守住国门,否则赵国就危险了。
最后,赵胜的意见被采纳。
后世学者、看客等诸多人士在看到这段历史时无不在扼腕叹息,说赵孝成王没有脑子,贪小便宜,赵胜误国,所以最后导致了长平惨败。这其实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感觉了。
因为当时赵国根本就没得选,如果不接上党,上党势必会落入秦国手中,那么赵国将会在面对秦国的时候陷入战略被动。接手上党,固然会引来秦国的报复,但是这其实不过是提前打一场无法避免的战争而已,至少还能掌握上党这个地理优势。
上党这个地方太重要了,赵国必须要吞下,否则,赵国的灭亡只会更快。只有占据上党,才能让秦国前进的每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果不其然,赵国接收上党的消息让秦国很生气,老子杀猪你吃肉,简直是岂有此理!于是,干脆新仇旧恨一起算,默不作声地回家准备了一年时间后,于公元前260年,倾尽全国40万兵力杀向了赵国。
可见,秦国对赵国内心里是多么的恨!因为这些年,赵国让秦国一直感觉很没面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阏与之战、这次又截胡上党,赵国你为啥就是要跟我过不去呢?
长平之战即将开始,中国命运即将改变。
率领秦国这支有史以来最大军团的是一个叫王龁的秦军统帅,时任左庶长。这个人生平不可考,但是根据他后面的表现,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指挥官。
有人也许会问,杀神白起呢?秦国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战役不用最会打仗的白起呢?有人说可能是白起生病了,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可信,秦国为了打这场仗都回家等了一年,难道就没有耐心等白起病好?比较可能是,随着魏冉的下台,白起已经失宠了。
再说,白起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不能再让他参加这么关键性的战役了,要是白起再立功,将封无可封。秦王在内心是希望培养下一代军事骨干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想重用白起了。
事实证明,秦王的眼光还不错,王龁率领秦军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拿下西上党,并迅速向以长平(今高平市)为中心的东上党进发。
赵国此时的应对,是派出老将廉颇。这个任命也颇有争议。按说廉颇作为老派名将,担任主帅应该是众望所归。但此时赵国关于应让赵括为主将的声音也不小。
其实这中间也是有原因的,廉颇是“胡服骑射”时代的将领,他擅长的是骑兵作战,他所有的战绩也是靠骑战积累起来的。而上党地处高原、千沟万壑,并不适合骑兵作战,主要作战力量必须是步兵。所以廉颇并不是必须的人选。
其次,赵括这个人有才、有名、有胆。大家千万不要被传统史书误解,认为赵括就是个草包,草包是不会有机会带着几十万人上战场的。举个例子,世界杯彩票赌冠军的时候,你会卖了房去赌中国男足夺冠吗?
赵括这个人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爹赵奢立下的第一次军功就是他的功劳。麦丘之战为什么能让赵奢声名鹊起?因为难打呀!之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都没有打下来。当时的齐国其实已经被乐毅打散了,麦丘之所以这么难打,主要是因为有一群墨家子弟在那里实践他们的“非攻”理论,帮助守城。
墨家子弟守城是真的有一套,弄得赵国很没面子。赵奢一到麦丘,也想强攻,但是赵括制止他。赵奢不听,下令强攻,败了下来。
这个时候,赵括说:"这是一座孤城,里面的粮食不可能很充足,我们应该谈谈虚实!"于是,赵括从俘虏口中得到了内幕,城中的粮食果然不多了,还都被齐军控制着,老百姓们早就断粮,已经都开始吃人了。
赵括觉得可以利用粮食让城中军民离心,然后可以乱中取胜。先停止进攻,释放俘虏,让俘虏去宣传投降政策。然后,不断地往城里抛粮食,进行人性诱惑。
齐军虽然不吃这一套,但是老百姓吃这一套呀。果然,最后城内军民内讧,火拼之后,百姓杀了守城的齐将投降了。
后来赵惠文王对此事感觉很诧异,派人打了那么久都没打下来,怎么赵奢这个收税的一去就打下来了呢?赵奢实情相告,赵惠文王才恍然大悟。赵括也因此声名远扬。
由此可见,赵括也并不是什么草包。脑子活、理论强、胆子大,这是当时人们对赵括的评价。关键是,十年前,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他爹赵奢也承认在军事理论上不是赵括的对手,所以赵括在赵国的呼声很高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赵王还是决定让老成持重的廉颇挂帅,因为这场战斗他输不起,谨慎与经验还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
廉颇也带着赵国倾国的四十多万人出来了,作为一名老将,廉颇迅速的选择了上党地区的长平作为防守迎击的主战场,凭借险要的地形布置了三条防线,分别是空仓岭防线、丹水防线和百里石防线,层层设防。
第一道防线由廉颇的副将赵茄坐镇指挥,前沿阵地是沿空仓岭一线修筑的长城壁垒,壁垒的关卡是高平关。
第二道防线是沿丹水东岸修筑的壁垒,南部有两座山分别是韩王山和大粮山。韩王山海拔较高,视野开阔,整个战场形势尽收眼底,廉颇把指挥所设在此处,大粮山用于囤积赵军主力的粮食辎重。
第三道防线是沿着丹朱岭一线修筑的百里石长城。其中最为重要的关口故关,是邯郸向长平补给的关键通道。
第一道防线,只守了三个月便被嗷嗷叫的秦军给突破了。廉颇有点蒙,这秦军也太猛了吧?于是,他采取了本土作战的最经典打法,拒不出战,耗死你。
秦军是异地远征,补给方面自然要困难得多,而赵军是本土作战,这方面有优势。廉颇正是看准这一点,先是下令:擅自出战者斩,然后沿着第二道防线依托丹水险阻,构筑共事。
第二条防线是长平战的关键重心,几十万赵军于是一层一层的巩固防御工事。这让王龁感到很绝望,举着石头砸天的感觉不好受。不过,有一个问题,廉颇还是忽略了。那就是赵国的后勤补给也不容易,因为他们身后就太行山脉。这种耗法其实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就这样,双方在丹水展开了漫长的对峙。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军的防御工事越修越高,秦军也越来越沉默,近百万人对峙的长平战场,陷入了僵局。沉默的丹水两岸,空气中是可怕的寂静。
这种百万级别的僵局,双方渐渐都开始无法接受了。因为不光秦国耗不起,赵国渐渐发现,他们也耗不起了。
秦国还好点,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整个国家就变成了两种职业:农民和战士,这也就导致了整个国家的战时资源动员能力极强,虽然路远艰苦,补给线长,但还是能够源源不断的送上来。
赵国却逐渐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了。
《孙子兵法》作战片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这段话就很好地解释了战争的成本问题。打仗的本质,是为了获利,如果旷日持久,兵会疲敝,国家会被拖垮。秦国和赵国都耗不起了。
先是赵国憋不住了,赵孝成王与楼昌和虞卿两个宠臣商议,打算御驾亲征。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应该派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秦国付出了血本,这是奔着灭我们来的,议和肯定没戏,应该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再去议和才有成功的可能。
赵孝成王并没有看清楚秦国的根本目的,他选择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秦国却利用了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并刻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本来其余各国就害怕得罪秦国,赵国的处境因此变得更加孤立。
与此同时,秦国在十分难受的情况下,选择再坚持一下,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几十万大军僵持在那里,越来越多的人被动员到了这场战争上,庄稼就都荒了,来年吃什么就成了很大的问题。秦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事实上,此战过后,秦国十多年内没有再出现过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成本太高了,转年秦国就出现了大饥荒,国家根本缓不过劲来。
秦国想速战,再这么拖下去会越来越危险。速战的关键点就是越来越稳重的廉颇。
为了搞定廉颇,范雎从秦昭王那申请了二十四万两黄金的巨款,相当于大军一个礼拜的成本,去赵国用反间计,大肆宣传廉颇老了不敢出击,这就要投降的流言,并旁敲侧击秦国人现在想起赵奢来还害怕,他儿子赵括就带有着优良的抗秦基因,天生就是秦国人的克星。流言经过了层层的放大,在赵国的决策圈里引发了巨大效应,廉颇打不过而畏战的说法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朝堂的讨论上。
面对秦国扔过来的这道选择题,其实赵孝成王已经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了。一方面,如果接着耗下去,眼下赵国的国家机器已经看出了耗竭的趋势,打仗就是打钱,穷的国家就是打不过富的国家。以秦赵两国目前的疆域面积,赵国基本上是在以一隅敌半个中国,再加上并没有什么国际力量能够指望的上,任由廉颇继续耗下去是不现实的!
不是廉颇的方式不对,只不过是不同量级的国家条件已经无法允许再进行如此的消耗战了。一方面是有座大金山的大胖子,他输一百把也没关系!他每输一把就说:别走,咱接着来!而且赌注越压越大,你越往后赢就越没底,对方的实力深不见底,你永远也探不到他的下线在哪,他只要赢回来一把,你就完了。更何况你的牌技也许还不如人家。
在赵国人的眼中,秦国就是那个有着大金山的胖子,秦国的动员实力有多少,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只会看到他对你的谜之微笑。
反观秦国那边,虽然补给线很长,但由于商鞅变法后,国家对于户籍、人口、土地、粮食这些关键数据,都是心中有数的。这场消耗战他们还能坚持多久,秦国心中是底气的,所以他们能够强作镇静。
仗打到两人都精疲力尽的时候,拼的就是双方的决心和意志力了。赵国的底牌快打光了,而秦国的底牌却依然没有摸清楚。不管有没有这样的流言蜚语,现实都逼着赵孝成王要做出应变了。他的求和本身就说明他快坚持不住了。
与其说是范雎的谣言起了作用,倒不如说是换将的举措更符合赵国现在的实际情况,赵国需要一个善于进攻、脑子活泛的将领去和秦国进行正面厮杀,去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只能去选择赵括。
我们看历史时,永远不要自以为是的停留在历史的表面。比如说,秦国人一用间谍,赵王就上当了,白痴赵括就上场了,赵国的四十万人就被埋了。历史的没有这么简单,历史人物也没有沙雕,否则,历史的精彩和复杂何以支撑?拨开历史的迷雾,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人在做选择的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
在孝成王做出换将的决定后,有两个很关键的人做出了反对意见。第一个是蔺相如,另一个是赵括的母亲,这两个人都引用了赵奢生前的观点劝说赵王,不能用赵括为将。廉颇说赵括虽然理论丰富,但不会临机应变;赵括的母亲更是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自己的儿子,说他虽然聪明,但是没有敬畏之心,而且比较在乎名利,容易冲动和骄傲。
劝说无果后,赵括的母亲更是有先见之明地要求赵王时候不要追究她及家人的责任。看来,人们对于的自己的产品的质量往往都是心知肚明的,“知子莫若父”这样的话永远是有道理的。
赵奢夫妇在判断他这个儿子时,并没有从军事专业素养上着手,而是说他对生死之事太过于轻松。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敬畏心。但事实上,为将者,弹指间,成千上万的人飞灰湮灭,没有敬畏心确实不行。
就这样,赵括带着赵王的殷切期待,和自己的踌躇满志,还有蔺相如和他母亲的默默叹息,闪亮登场了。
得到赵国换帅的消息,秦国欣喜若狂。因为,赵国的临阵换将实际上是在向全世界广播,赵国要出击了。正是秦国所期待的局面。与此同时,秦国为了给战争上一个最大的保险系数,启用了之前被政治抛弃的白起,并下令,全面封锁消息,胆敢泄露者斩!因为白起的名头实在太大了,打草惊蛇后,万一赵括给吓得缩手缩脚就不好了。
赵括上任之后,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威信,换掉了此前廉颇的老部下,提拔了一批少壮派,这个可以理解,一个人一套班子,这是咱中国人的老规矩。但这么雷厉风行的赵括并没有立刻出击,而是一直在整顿军务,从这一点来看,赵括也真不是一个草包。
沉默了很久的秦军首先发动了进攻。白起的第一步是要给赵括送礼找自信的,秦国的进攻被赵军打退了。这让赵括感觉秦军并非不可战胜的,他老赵家天生就是克制秦军的。(他爹打的可是疲惫之师)
赵括初战告捷,赵王大喜,一边嘉奖赵括,一边命令赵括全线出击、速战速决。尝到了甜头的赵括也认为要兵贵神速,要趁热打铁。这个想法严格来说,是没有多大错误的。但是乘胜追击应该通过严谨的分析和试探去验证,而不是一出手就是全部梭哈。
当然,双方的兵力差不多,试探性进攻很有可能会变成了添油战术被秦军挨个吃掉。但总好过孤注一掷的豪赌。战争最大的魅力在于,你有多种多样的选择,你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变化,每一个选择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机会无限,但每一个选择背后又都有那么的陷阱和风险。
最终,赵括并不意外的选择了全军出击,赵军全部精锐渡过了稳固的丹河防线,与丹河西岸的秦军展开激战。赵军再次大胜。
赵括继续突进,追杀秦军。一直追到了秦军大本营,并迅速展开了攻击,赵军和秦军在营垒间展开厮杀,一直到此时,赵军仍是占上风的。
杀神白起终于开始收网了。他派出两支奇兵,一支两万五千人,绕到百里石长城后,突袭赵军,攻下了本该无比坚固此时却仅有少数人驻守的长平关,随后又向百里石长城防线上的故关发动攻击,堵死了赵军连接邯郸最为重要的关口。另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则准确的穿插至赵军的前后两军之间,将赵军的主力部队与后勤补给部队一分为二,截断了赵军主力的粮道。
切断了赵军退路,剩下的便是真枪真刀的正面作战了。虽然秦军在战略上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但是双方兵力差不多,包饺子也并不容易。
在这里我想多说两句,有人说,赵括40多万部队被白起40多万的军队给包饺子了,说明赵括的水平很差劲。但真不能这么说,这里还牵涉到一个地形的问题。长平之地势、丹水之险、秦军壁垒质量达标、秦军技战术素养过硬、杀神的胆大包天,这些都是合围的关键因素,缺一不可。
赵括得知被围后,急忙率军突围,对秦军阵地发起猛攻,但是白起咬牙坚持住,秦军败而不破,赵括也一直冲不出去。面对赵军的不断突围,秦军的伤亡是极其惨重的!白起后来对秦昭王做战后汇报:伤亡近半,实为惨胜。
赵括并非无能,只是太年轻,缺乏一点韧性,也许只要他在坚持一下,对面的秦军就无法坚持了。但是精疲力尽的赵括却决定固守待援。这或许是赵括在这场战争中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因为,你的消息根本就传不出去,而对面的秦军也正需要时间。如果赵括能够理解他的父亲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理念,或许这场战争的结果就会迥然而异了。
赵括消停后,白起开始派轻兵骚扰,同时马上回国找增援,秦昭王在听说白起得手后,马上开始了一路飞车,亲自赶到了河内,下令将所有河东河内的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升了一级爵位,悉数火速开往长平战场加固包围圈,并固守故关,阻断了赵国的所有救援企图。
在战役的最后时刻,我们或许能明白,为什么战国时代只有秦国能打这么大手笔的战争了。人家的体制真是有优势呀,随时可以全民动员。
到底有多少河东人民被动员上了长平前线,这个史书上并无记载,但这些人成了压垮赵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长平大包围,一围就是四十多天。
这四十多天里,其实赵括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指挥素养,远非后世所批评的那样一无是处,四十多天里,赵军没有出现内乱,没有出现投敌,而是成建制的始终让秦国人高度紧张。
被围第四十六天,赵括决定突围(毕竟已经人吃人了)他将部队分为四个梯队,轮番冲杀,循环往复,这也再次体现出了他的用兵手段。其实如果说他没有遇到白起,也许胜负真的并不好说,至少这个包围不见得冲不出去。
他本人在突围过程中被射杀。他死后,赵军四十万人投降,近百万人的长平之战终于落幕。
赵军败了,赵括也背上了千古骂名战死了。赵括之所以背上千古骂名,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一战把赵国的 全部赔进去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赵括不冤。但是,从整个战争过程来看,赵括并非华而不实的绣花枕头,他表现出了超高的军事素养,也表现出了顽强的斗争精神,连自己的命也无怨无悔地搭进去了。
这场震古烁今的战役,或许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和思考就是赵奢评价他儿子的那句话:“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喜欢对任何事都去品头论足,言语中,什么事情都是那么简单。但任何事情的环境和条件都是瞬息万变的,如果在做事的开始,不能有起码的敬畏心,谁能保证最终的结果是符合预期的呢?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这是我们做人做事最好的参考,我们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赵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不是行动上的矮子,也不要随意去做语言上的巨人。
赵括死了,他一了百了了。但是白起在这场战斗中也耗光了他的全部筹码,他的剧情也不多了。
首先,赵国留下来的四十万士兵,这是他的第一个难题,这四十万人,放不得,带不走,(放回去是炸弹,带回去是负担),白起最后选择全部坑杀。这一举动也让白起背上了千古骂名,和“纸上谈兵”的笑话一样,被人品头论足几千年。
其次,按照白起的作风,斩草必除根,白起向秦王提议要一鼓作气打下邯郸。秦王否决了他的提议。有人说,这是赵王派人说服了范睢,范睢又说服了秦王。秦王出于政治层面的防范,所以否决了白起的提议,老易不否认这这方面的因素。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这场仗打得太艰辛了,秦国也是强弩之末了。
总之,旷日持久长平之战结束了,可以说秦国此战后终于打垮了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劲敌,但是大胜后的秦军反而退军了,并没有将利益最大化的趁机一口气灭掉赵国。这让白起感到十分愤怒,也让白起即将走向死亡。
事实如白起所言,秦昭王失去了在他有生之年灭赵的机会。九个月后,想明白了的昭王再度兴兵,白起生病,王陵带兵伐赵,被赵军所败。秦昭王为了赚回颜面,强令白起出山,但是白起认为灭赵的时机已经错过了,托病不出。
不信邪的秦昭王闷了一口气只好让王龁替回了王陵继续进攻邯郸。不过这一仗,又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这两个公子还带来了兵马援赵(窃符救赵 ),这让战争更加的没完没了。
秦国感到越来越疲惫,此时,秦昭王听到风言风语,说白起在说风凉话,但他还是按下怒气,再次征召白起去扭转局势。不过憋着一肚子火的白起,却依然任性地称病不起。同年十月,秦昭王一怒之下将白起贬做士兵,放逐到了阴密(甘肃灵台)。同年十二月,白起被秦昭王赐宝剑,自刎而死。古来杀神终于被他自己带走了。
后来秦军一再战败,被魏无忌大破秦军主力,解邯郸之围,第二次旷日持久的攻赵行动失败,秦国也由于连年远征大战,国力大伤元气,二十年内,没再有大的动作。
白起死后六年,一代雄主秦昭王病逝。秦昭王在位共五十六年,这五十六年,是秦国彻底奠定统一优势的时期。所有的统一准备,在昭王一朝基本已经做完。历史的接力,交到了下一棒。这一棒的棒主就是长平之战时在赵国出生的嬴政,他最终给自己起了一个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