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大同子公司中华映管(简称华映),日前宣布破产。台劳动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华映拖欠1800多名员工三个月的工资,总金额达到12亿元新台币,合人民币近3亿元。拖欠的部分工资,将先由台劳动部门垫偿基金给付新台币约8亿元。不论是垫偿人数还是金额,都创新高,预计将在农历新年前完成。
视频截图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1年5月,是世界最重要的显示器制造厂和岛内“面板五虎”之一。它是台湾早期研发视讯产品关键零组件显像管的重要厂商,其显示器产量曾为全球前三,并因此将台湾推向“显示器王国”的世界舞台。
2018年,中华映管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其净值为负数。由于在财务面操控的失误,今年3月,华映宣布裁员2500人,占全厂4500名劳工的一半以上,是台湾面板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在岛内引起震动。今年9月,华映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各项资产均遭法院查封,无法继续运营生产,因此申请破产。
延伸阅读:
业务模式崩塌
华映科技9月19日公告称,由于资不抵债,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导致无法继续营运,9月18日,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华映管”)已依中国台湾地区公司法规定申请破产。
截至2019年6月底,尽管持有华映科技26.3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但中华映管却不承认这一关系。早在2019年2月,在撤走派驻的董事、监事之后,中华映管就已声称丧失了华映科技的控制权,不再承认双方的关系。
华映科技的问题,不在资金,而在于业务模式的崩塌。华映科技的业务,是订单、销售两头在外的代工模式。以2018年为例,其营业收入中,代工、进料加工收入32.47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77%左右;2015年、2016年则达到61%、85%以上。
而代工、进料加工业务,又主要依靠实际控制人。根据当初方案,从 2010年起,华映科技每个会计年度内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须降至 30%以下(不含 30%),但直至中华映管撒手而去,这一问题仍未解决。
公开数据显示, 2015年至2017年,华映科技向中华映管销售收入32.6亿元、22.5亿元、27.2亿元,在营收中占比高达60.34%、51.07%、55.65%。此外,2016年、2017年,向中华映管进行的采购,占比也达到26.47%、15.42%。
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华映科技与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发生的日常经营中,涉及的原材料采购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30.92%,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为53.25%。
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华映管陷入困境,并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后”,华映科技的营业收入一落千丈。2019年上半年,华映科技公司合并营业收入7.74亿元,同比下降66.17%;合并净利润亏损7.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4.4亿元,同比下降162.34%。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