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板块运动频繁,于是就产生了地震带。而且日本是个小岛国,弹丸之地。既要经受地震的摧残,还要抵挡台风和海啸。日本所遭受的天灾不可谓之少。但是天灾面前,人人平等,各个国家对于天灾都无能为力,但这并不能称为侵略他国的理由。随着日本近代的逐渐强盛,日本不满足于小岛居民的生活,野心日长,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了他们的目标。
由此而来的就是日本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灭国危机随之而来。14年侵华,十四年间对中国犯下的暴行数不胜数。给中国和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虽然日本在1945年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国内始终不承认,否认自己犯下的弥天大祸,甚至于篡改历史事实,修改教科书。有暗就有明,并非所有日本人都想右翼分子一样,还是有很多人直视历史,承担历史责任,真心悔过的。
当初日本决定发动侵华战争是,并非没有反对的声音,并非所有人都丧失了理性。在中国烈士陵园中却埋葬了一位日本士兵,他就是伊田助男。伊田助男本来是听信了法西斯政府的妖言,以为自己是去保家卫国。结果却在战场上见证了日本军队对中国人的各种暴行,进行各种的残忍掠夺和屠杀。他认清了自己国家的残暴面目,不忍心中国遭此劫难,于是就有了帮助中国的想法。
当时我国与日本的装备差距实在是太大,不论武器,光是弹药就供应不足。我们的军队常常就因此而只能挨打撤退。但是在一次作战中,我军偶然发现了一辆日本军用卡车,卡车上躺着一位早已死去的日本兵,他的身旁是满车的子弹。此外还有他的一封绝笔信。当人们卸下弹药,打开信封,仔细阅读时,无不对这位日本兵感到感谢和敬佩。
伊田助男的这封信讲的是他本来以为自己来中国是保家卫国,却没想到是在侵略别人的家园,于是他暗地里偷了十万颗子弹给我们的军队,他不愿意中国人民在遭受更多劫难,也希望日军早日被打败。但他说他始终是日本人,背叛了国家,只能以死谢罪。
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伊田助男对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以及纪念投身救助中国的国际友人,将伊田助男的遗体葬于我国的烈士陵园。在他的墓碑上刻有六个字:国际主义战士。不知道现在仍然不愿承认那段历史的日本人看到这块墓碑和这六个字,会不会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
责任编辑: